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成人,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伊人精品久久久7777,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9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成人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99精品免费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扎克伯格夫婦憂心不平等揭示一個殘酷現實
來源: 發布時間:2015-12-06 10:37:07

專欄作家約翰-加普撰文指出,扎克伯格夫婦對不平等的擔憂與卡內基類似,后者看到的是美國工業化時代“百萬富翁的豪宅與工人陋室之間的反差”。他對資本主義的結論是:“資本主義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無法逃避;還沒有找到任何替代模式;雖然這種法則有時可能對個人顯得殘酷,但它對整個民族而言是最好的。”這篇文章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父母在迎來第一個寶寶時都會感受到一種生物性的興奮——至少頭幾個星期如此。這種初為人父的喜悅,加上住在加利福尼亞州,再加上身為一個科技理想主義者,或許能解釋為什么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會在本周給他才出生的女兒麥克斯(Max)寫下那封充滿溫情的信,在信中他宣布將把自己450億美元的財富捐出99%給慈善事業。

這位Facebook創始人與他的妻子普莉希拉•陳(Priscilla Chan)許諾要“對下一代所有孩子肩負起道義上的責任”,夫妻二人這份承諾無疑是由衷和真情實意的。他們的承諾還會帶來一個理性的結果,扎克伯格可以將一直混合在一個企業架構里的兩件事——Facebook和慈善事業分離開來。2012年Facebook上市時,扎克伯格在Facebook上宣稱的“社會使命”現在有了另一個實現途徑。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對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抱有強烈的社會目的,但他同樣強烈地想為股東實現豐厚回報。比爾•蓋茨(Bill Gates)在執掌微軟(Microsoft)期間也是如此。他們進行公益創投或影響力投資(或隨便你怎么叫)的主要工具是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Bill-Melinda Gates Foundation),該基金會擁有多達410億美元資金,巴菲特也承諾要將大部分財產捐贈給這個基金會。扎克伯克此前也與谷歌(Google)創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一樣,將經營企業、投資另類創意以及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抱負混合在一起。他在Facebook首次公開發行(IPO)時給投資者的信比本周給女兒的這封信更嚴肅冷靜,但兩封信在理想主義方面有一些共同之處,前一封中談到要“讓民眾享有更直接的權力”。

佩奇在8月公布了他的分拆計劃,將谷歌納入控股公司Alphabet旗下,后者將把對“登月”計劃的投資延伸到新的風險項目上,比如發射高空氣球向貧窮國家及偏遠地區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扎克伯格的新公司想做的可能也正是這類長期投資項目,雖然Alphabet不是慈善機構。

“陳-扎克伯格行動”(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他們為這一聯合經營公司起了個古樸的名字——則更進了一步,該公司在進行捐贈的同時也會追求利潤。陳-扎克伯格行動將嘗試“提高人類潛能”,促進社會平等,其手段包括進行“長達25年、50年甚至100年的長期投資”。

對于一間專營其他業務(無論是社交網絡還是搜索引擎),但想實現上述目標的公司來說,比起將這些目標列為公司的附帶目標,這是一種更簡單的辦法。在道德上擺出雄心勃勃的姿態必定會讓投資者感到不安,因為他們不知道這代表著什么,使人們互聯是意味著制造手機呢,還是在地球中心打通一條隧道?Facebook的使命無疑不會改變,但這樣做能消除壓力。扎克伯格一直在爭取中國市場,包括學習中文,頻繁訪華等,但他在IPO公開信中所呼吁的“官員應肩負起更多責任”,在那兒可能不會引起多大波瀾。如果扎克伯格能將他的首席執行官身份和政治理想主義者身份分割開來,可能會有幫助。

將上市公司與私人慈善事業分離,可以為二者帶來更大的清晰度以及自由運作空間,而且并不會令后者變得更簡單或者更廉價。扎克伯格在對女兒的溫情告白中說他知道450億美元對改變世界來說“只是一筆小小的捐款”,這話聽來好像一個億萬富翁的假謙虛,但他說得沒錯。

在某些方面,扎克伯格正在效仿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后者在美國建立了1700家公共圖書館。卡內基在《財富的福音》(The Gospel of Wealth, 1889年)一文中寫道,實業家應該“讓自己忙于組織慈善活動,讓廣大同胞都能從中獲得持久的優勢”,而非將財富留給自己的孩子。

扎克伯格夫婦對不平等的擔憂與卡內基類似,后者看到的是美國工業化時代“百萬富翁的豪宅與工人陋室之間的反差”。他對資本主義的結論是:“資本主義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無法逃避;還沒有找到任何替代模式;雖然這種法則有時可能對個人顯得殘酷,但它對整個民族而言是最好的。”

扎克伯格夫婦為自己設定的任務比卡內基一個世紀前所面臨的更加復雜——找到創新的方式解決難以應對的全球性問題。福特基金會(Ford Foundation)主席達倫•沃克(Darren Walker)最近寫道:卡內基的財富“與全世界對食物、住房、教育、基礎設施及醫療保健的巨大需求相比只是杯水車薪”(即使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基金會仍在為此進行努力)。

解決扎克伯格對女兒麥克斯所說的“你們這代人面臨的最大機遇與問題”是有別于管理Facebook的另一層次的挑戰。“新一代的慈善家愿意相信,每一個問題都有一種聰明的‘破解辦法’,”Facebook前高管、創業家肖恩•帕克(Sean Parker)6月時寫道。對一些問題而言,沒有這樣的辦法。

2010年,扎克伯格為支持新澤西州的學校改革捐贈了1億美元,但改革很快陷入困境。很顯然,他已經從中吸取教訓。比起推出新產品,要改變社會,需要更多時間、更多資金以及更大的承受挫折的意愿。對一個組織而言,做其中任一件事都已相當艱難,更遑論兩件了。

麥克斯長大后,父母可以向她傳授這方面的經驗。(文章來源:FT中文網)

譯者/何黎

?

新聞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