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新華財經北京5月17日電(張威)5月17日,為全面加強東北亞地區以金融業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領域的高水平開放合作,首屆東北亞金融大會在沈陽金融商貿開發區召開。本屆大會由沈陽市人民政府、遼寧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新華通訊社遼寧分社、中國經濟信息社共同主辦,以“加快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打造東北振興發展增長極”為主題,共話東北亞金融發展新趨勢,匯聚全球經貿合作新動能。
圖為劉勝軍作主旨演講
在大會“數字金融打造產業轉型新引擎,服務東北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分論壇上,國是金融改革智庫首席專家劉勝軍作為主旨嘉賓發言表示,通過金融變革推動東北高質量發展是一個重要問題。最近幾年,南北差距引起了比較多的社會關注,其背后是所有制結構、產業結構、人口流動、營商環境、民眾觀念,以及新一輪技術革命等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特別是新一輪技術革命到來后,哪個地區能夠更好把握或者融入新一輪技術革命,這個地區就能發展地更好,這也是今天要關注數字化的原因。
劉勝軍認為,東北未來的發展方向,一定要放在整個中國經濟的大格局、大框架當中來看。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大框架就是經濟發展的新格局。所謂新格局,一是要從供給側解決好技術“卡脖子”的難題,二是要從需求側實現內循環,尤其是實現消費拉動經濟增長。考慮到東北地區擁有獨特資源和稟賦,建議在新格局下,東北轉型做好旅游業深度開發、農業現代化、傳統制造業升級,以及鼓勵創新創業等四個關鍵方向。
劉勝軍指出,金融推動東北高質量發展應當在五方面發揮作用:第一,要更加有效地配置金融資源。東北要更加強調金融體系的市場化,按照市場經濟的原則更加高效地配置金融資源。第二,金融體系要更好地服務于中小微企業。特別是要借助科技的力量和金融體制的改革,提升服務能力。第三,金融機構要用新的理念和方法,打破傳統模式,更好地服務于服務業企業。第四,金融要著重服務于傳統企業的轉型和重組。東北傳統企業轉型和升級的壓力比較突出,金融可以在收購、重組、兼并、管理層激勵、跨區域資源重組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第五,金融體系要擁抱技術革命。技術革命深入社會所有領域,金融機構只有跟上這一輪技術革命浪潮,才能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更好地生存和發展。
劉勝軍建議,東北金融業要想取得更好的發展,需要做好六個方面的工作:一是促進東北亞金融資源集聚,目前沈陽已經具備比較良好的基礎,未來要進一步做好集聚效應;二是把握好資本市場注冊制改革的機遇,未來資本市場比重會大幅度提高,所以一定要圍繞資本市場,圍繞上市服務體系,把東北的金融做好;三是大力鼓勵風險投資,未來大量的增長點來自創新,而創新背后最稀缺的就是風險投資體系;四是營造數字經濟與數字金融相匹配的營商環境,政府需要大力支持數字背后的技術設施建設;五是把握人民幣國際化的歷史機遇,尤其是在中俄之間擴大人民幣雙邊使用方面,沈陽一定要把握好機遇,在人民幣交易、投資以及產品創新上走在全國最前列;六是東北在歷史上為國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建議結合東北的定位和資源,積極向國家爭取政策支持,申請金融試點,以加快東北未來的發展以及沈陽金融中心的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