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期國內食品消費行業正在穩步復蘇。而作為行業基礎的食品技術領域,也始終未停下前進的腳步。數字化和人工智能技術正引領食品制造業升級。
這是記者從3月1日舉辦的天津食品集團首屆高質量發展論壇上了解到的。
天津科技大學校長路福平表示,食品產業是傳統產業,科學技術是改造和推動傳統產業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和推動力量。近年來,科學技術對食品產業發展的滲透率和貢獻率顯著上升。
“消費者對于產品品質、食品安全、品牌影響力等消費升級的需求,也必將促進食品行業快速迭代、不斷升級。”路福平說。
“未來中國的食品工業向‘吃得飽’‘吃得好’‘吃得健康’過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健康研究院院長任發政說。
根據Market Research Engine發布的數據,2022年全球食品與農業技術及其相關產品的市場規模約為6222億美元,未來5年將保持8.42%的年均增速,至2027年將達8600億美元。
在糧食領域,水稻產業也在依靠科技創新邁向高質量發展。天津農學院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劉學軍說,憑借在超優質小站稻、超高產噸糧稻和抗除草劑直播稻領域的重大科技創新,天津水稻產業正在邁向高附加值的高質量發展階段。
“我們還將與天津食品集團合作,組建科學高效的運營平臺,充分利用已育成的精品、極品水稻品種,生產加工成精品、極品的種子和大米,打造國內水稻種業和高端米業知名品牌,實現我市種業和米業公司上市零的突破,實現天津水稻產業的轉型升級。”劉學軍說。
企業是推動產業創新的“主力軍”。天津食品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萬守朋表示,天津食品集團將以技術創新推動食品產業升級,積極拓展產業鏈、完善供應鏈、提升價值鏈,在肉牛養殖、冷凍品精深加工等領域尋求新突破,力爭今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0%,利潤增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