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緩解汛期城市內澇,2月7日之后,我市燈塔路、文明大道、勝利路等多條道路的雨、污水管網防災減災項目相繼開工。目前,這些路都修了啥,進展情況如何?安陽交通廣播的記者帶你走進施工現場去看看↓
燈塔路(東風路—平原路)段施工現場
燈塔路(東風路—平原路)段,進行的是雨、污水管網改造防災減災工程。燈塔路的地下雨、污水管網使用達30年,管道老化非常嚴重,已無法滿足荷載和流量要求,且路面年久失修,多處出現大面積龜裂、塌陷,嚴重影響市民的出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燈塔路(東風路—平原路)段施工現場
在燈塔路1200米長的施工路段,記者看到路北側挖開了3.2米寬、3.5米深的溝槽,正在對污水管網進行重建,管道鋪設已經完成了70%。河南拓安市政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海濤介紹:路北側新建的污水管網完成后,會挖開快車道中間部分,將原來老化的舊污水管網與新管網對接,并拆除舊管網;然后在路南側挖第三條溝槽,重建雨水管網。大概5月份機動車道可以放行,緩解市民的出行壓力。
勝利路(洹濱北路—規劃南于曹溝)段工程現場
第二站記者來到了勝利路(洹濱北路—規劃南于曹溝)雨水管網改造防災減災工程現場。從鄴城大道進入工地后,發現這里不像燈塔路那樣一片繁忙,反而顯得有些冷清,在袁林路口向北200米路東,挖開的不到30厘米的淺溝里,記者找到了答案。原來這里屬于殷墟保護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的工作人員,正在使用洛陽鏟進行文物勘探作業,以確保施工不會對地下文物造成破壞。
勝利路(洹濱北路—規劃南于曹溝)段工程現場
每年雨季,勝利路北段都會“看海”,主要原因是地下雨水管網管徑小,建設年限久遠,滿管流量也不能滿足排水要求,造成汛期地面積水嚴重,而且道路結構標準低,多處出現龜裂、塌陷。這次改造,將新建雨水管網,并對道路進行大修。目前已經完成了雨水管道上方的結構清除,待文物勘探結束后,將全天24小時不間斷施工,確保今年汛期前還路于民。
文明大道(南立交—東風路)段工程現場
上午11點,記者驅車抵達 文明大道(南立交—東風路)雨水管網改造防災減災工程現場。運送土方的車輛往來不絕,挖掘機、推土機、霧炮車有序作業。文明大道要建設兩條雨水管網,機動車道南側對原管道進行更換,北側進行新建,主要解決汛期地面積水內澇嚴重,影響市民出行的問題。
文明大道(南立交—東風路)段工程現場
文明大道周邊有一中、六十六中、東南營小學等學校,極易形成交通擁堵。施工方與交警部門多次實地調研,最終確定了分段施工方案,目前封閉的是南立交至文化路區間,部分路段半幅封閉,并預留了非機動車道,最大限度為周邊學校師生和群眾出行提供便利。
河南拓安市政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曹斌介紹:雙側雨水管道已經鋪設了80%,根據施工計劃,南立交至文化路段的施工預計4月中旬完成,整個工程在6月底前全部完工。
道路維修肯定給大家出行帶來影響,建議大家選擇公共交通、綠色出行。您對市區道路的通行有什么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交廣新媒體
記者|江月、江天
責編|李潔
監制|午小飯
總監|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