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建成效果圖
上海鐵建公司承建的新建莘莊鎮222號地塊(莘莊地鐵站上蓋綜合開發項目)三期工程鐵路大平臺總承包工程是目前國內首個在避免影響現有軌道交通正常運營的前提下,實施建設的上蓋工程,建成后的整個大平臺將“縫合”原來被軌道割裂的莘莊南北城市界面,重新挖掘土地價值,煥發城市新生。
目前,該項目作為公共交通樞紐綜合開發的典型案例被上海城市規劃館收錄并展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1月25日,隨著鉆孔樁機的緩緩啟動,上海地鐵莘莊站上蓋三期工程鐵路大平臺工程首樁正式開鉆,這標志著這個備受關注的國內TOD標桿項目進入難度更高的實質性施工階段。
當天上午8點18分,在位于滬春鐵路旁24.9米位置的第一樁施工工點,樁基編號為A8-1的鉆孔樁順利開鉆。隨后,設計直徑為0.81米的鋼筋籠將被分節連接打入長約63米的鉆孔樁位內。這處裝置好鋼筋“骨架”的樁基將采用導管法水下灌注混凝土,樁端進行后注漿處理。
莘莊上蓋鐵路大平臺工程鄰近既有線,施工種類多、風險高,工作量大、工期緊張。整個工程沿國鐵滬春線分布,縱向長約440米,均在鐵路安全保護區范圍內。樁基、承臺開挖、主體結構、既有天橋拆除、過渡天橋施工等作業內容距離鐵路線路極近,最近處僅7米,部分需上跨鐵路作業。滬春線作為國家Ⅰ級鐵路,是長三角最繁忙的鐵路干線之一,來往車輛密集,平均每10分鐘左右就有一輛列車駛過,施工安全風險極高。
莘莊上蓋鐵路大平臺工程是在既有運行的鐵路及地鐵線路上進行開發的上蓋工程,涉及到的協作單位和部門不計其數,且工程難度巨大,既要協調施工過程中各系統之間的關系,又要做好對運行中的鐵路、地鐵設施及乘客的保護,并減少對周邊居民生活的影響,還要解決諸如軌道振動噪音、大平臺安全疏散等設計難題。
為此,項目部從安全、便民、減振、降噪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科學的應對舉措,包括建立安全生產體系,完善管理制度;在施工前邀請相關部門和居委會進行方案評審,通過后再進行公示;設置隔音屏、減振降噪墊,優先選取低噪聲的機械設備和工藝等措施,降低施工噪音以及軌交運行對建筑的影響,為施工做好充分準備。
“南北 路” 示意效 果圖
平臺建成后,將連接南北廣場至莘朱路及滬閔路,東西則連接寶城路、梅隴西路及廣賢路,橫跨地鐵1號線、5號線軌行區,以及鐵路金山支線和滬杭客專上海南聯絡線軌行區, 將原本割裂的南北區域聯通,打通莘莊南北交通大動脈,提升區域內的通行效率,方便行人穿行南北廣場,有效解決交通頑疾。
本次鐵路大平臺首樁開鉆,標志著這項重大工程建設至此邁入了新的階段,將為項目整體竣工奠定堅實的基礎。
資料來源:鄭威
(莘莊上蓋項目部)
責任編輯:江健
責任審核:鄧穎烜、李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