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華財經上海11月9日電(記者楊有宗)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入“下半場”后,簽約采購逐漸升溫。從機械裝備大件到醫療器械,來自進博會的大單不斷。
進博會期間,新疆中泰集團、山東黃金、遠東控股集團、山東港口集團等國內龍頭貿易商與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達成1800億元大宗商品國內、國際貿易長單意向。
據悉,這些意向訂單包括涵蓋來自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智利、阿根廷等多個國家的礦石、有色金屬,原油、石油化工及貴金屬商品采銷訂單。
臨港新片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依托本外幣合一資金池、離岸經貿白名單等一攬子政策優勢,臨港新片區新型國際貿易產業集聚態勢明顯。
從往年簽約采購看,央企一直是進博會簽約采購的主力軍之一,今年也不例外。進博會期間,中建三局作為中國建筑進博會采購團成員,與日立電梯、丹佛斯等7家企業簽訂戰略采購協議,簽約總額超1億美元。
中建三局上海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李作泉說,“本次中建三局簽約采購的商品包括樓宇系統、智能化設備、電梯等。這些設備將運用到建筑之中,使建筑本身更節能、居住生活更智能。”
除央企外,地方國企也是進博會簽約采購大戶。如在11月7日的集中簽約中,上海交易團國資分團中的東浩蘭生集團、百聯集團、上實集團、臨港集團等10家企業集團,簽約13個項目,涉交易金額64.98億元。
上海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白廷輝說,上海交易團國資分團今年的采購交易呈現新特點,產品結構持續升級,高端智能裝備、生物醫藥采購金額占到總金額58%。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張為說,進博會舉辦5年來,上海交易團國資分團現場意向采購金額達140.7億美元,上海自主品牌、原創品牌、老字號品牌逐步走向國際,對外開放取得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