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網紅茶飲“翻車”。
日前,有廣東潮州的網友發視頻稱,在古茗點楊枝甘露外賣時,竟喝出了一只壁虎。針對上述投訴,7月27日,相關涉事門店表示,查看當天店內公共視頻后,并未發現有異物,目前正和顧客溝通。
圖源:微博
(資料圖片)
此事一出,“古茗被曝喝出壁虎”話題沖上熱搜第一,隨即引發一眾“奶茶愛好者”的熱議:“是我最喜歡的那一款飲品!最近都不想喝了。”“有可能壁虎一直待在小料里啊!”
7月28日上午,古茗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門店在第一時間停業自查,并立刻調取了該飲品制作過程的店內公共視頻。目前,在視頻中沒有發現在制作過程中有壁虎進入的情況。上述負責人同時表示,飲品在封口環節,瞬時溫度會達到180攝氏度,有壁虎進入的可能性也極低。
“古茗對該事件非常重視,與消費者正在積極溝通。接下來,我們還會繼續調查出現壁虎的原因。同時,古茗所有門店都將積極自查,嚴格按照規范標準制作飲品。”上述相關負責人說道。
頻頻翻車
盡管飲品中出現壁虎一事未有明確定論,但消費者在古茗里喝出異物,并非是頭一回。
據媒體報道,5月21日,一名紹興消費者在古茗柯橋明月灣店下單了兩杯楊枝甘露飲品,在飲用過程中,發現有異物硌牙。撕開封口膜一看,發現一杯奶茶中漂浮著疑似“塑料片”的物體,另一杯里則有著疑似“瓶蓋”的物體。
圖源:網絡
2021年3月21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發貼稱,自己在古茗的楊枝甘露飲品中喝出異物。“因為料很多,細細嚼的時候,咬到一個奇怪的東西,本來還以為是芒果的果肉絲,吐出來居然是一條綠色的塑料。”
圖源:豆瓣
古茗的數次翻車,似乎都與楊枝甘露扯上關系。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茶飲業內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楊枝甘露的主要材料有西柚、芒果、西米,古茗還會在此基礎上放入芝士和椰漿,飲品的顏色整體呈淡黃橘色,倘若有異物混入其中,隔著包裝不容易發現。
“楊枝甘露用料較多,像是一杯‘粥’。西柚、芒果、西米這些小料重量輕,分量多,一般漂浮在茶飲的中上層,異物的重量一般比小料重,分量較少,如果在塑封前沒有攪和,很難看出來。”上述業內人士解釋道。
“類似昆蟲的活物出現在飲品中,有很多種可能性,比如活物不一定是活著進去的,可能原本是殘留在原材料里面;或者包括制作過程中所有涉及的器皿,比如勺子、杯子、蓋子、吸管等,都有可能存在異物。”7月28日,餐飲行業分析師、凌雁管理咨詢首席師林岳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判斷道。
截至7月28日,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關“古茗茶飲”的投訴量高達350條,投訴的原因多為在茶飲中喝出異物、拒絕退款等。
圖源:黑貓投訴平臺
天眼查顯示,7月5日,隆回縣古茗茶飲店因使用超過保質期的山核桃仁原料加工食品,被罰9000元;6月13日,長豐縣雙墩鎮古茗飲品店因采購和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及未履行進貨查驗義務,被罰5000元。
全國6000多家門店
除了食品安全問題,古茗還曾因偷逃稅“塌房”。
2022年3月28日,古茗因“偷逃稅被罰1161萬”登上微博熱搜,該話題熱搜閱讀量很快超過5億,有3萬條討論。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網站顯示,古茗奶茶關聯公司浙江古茗科技有限公司偷逃稅超2322萬元,被臺州市稅務局罰款逾1161萬元。
官網顯示,古茗成立于2010年4月,現已成為茶飲行業的頭部品牌之一。2021年,古茗銷售出杯總數超過6.8億杯。
憑借著加盟模式,古茗在全國門店突破6000家,足跡遍及浙江、福建等18個省份的160多個地級市。
圖源:古茗官網
古茗是新茶飲行業的明星企業,曾獲兩輪融資。最早是在2020年6月,收獲了紅杉中國、美團龍珠及沖盈資本的橄欖枝。其中,沈南鵬管理的紅杉中國也是目前國內估值最高的茶飲品牌“喜茶”的主要投資方。
2021年8月30日,外界曾傳出“古茗考慮最快于2022年進行香港IPO,籌資3億至5億美元”的消息。隨后,古茗公開否認了該消息。
如對比同行,喜茶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喜茶的門店數量達到897家;據奈雪的茶公布數據,截至2022年6月,奈雪的茶門店數量達900家。不難看出,古茗門店數量遠超頭部茶飲品牌喜茶與奈雪的茶。
之所以能夠快速擴大門店數,得益于古茗的加盟模式。但隨之而來的,是門店管理困難、食品安全難以保障種種挑戰。
林岳表示,對于茶飲品牌來講,除了在茶飲制作的過程中嚴格執行以外,還要多在食品安全上進行檢討和復盤,設立復檢環節。
“茶飲品牌對于加盟店的管理、標準的執行、流程的把控,要實實在在落實到每一天每一秒,不能懈怠和存在僥幸心理。”林岳建議,古茗應多在店面的清潔維護、清洗整理,驅蟲驅鼠等各個細節措施上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