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些螢火蟲在幼蟲期不僅能發(fā)光,還能分泌附有水珠般黏液的細絲,洞內(nèi)昆蟲循光而來,撞到絲上就動彈不得。螢火蟲幼蟲便爬過來美餐一頓。
美麗熒光下的水晶珠串,竟是危機四伏的“垂釣線”。
螢火蟲甘愿犧牲為幼蟲充當食物
新西蘭的螢火蟲生命周期為一年。幼蟲會發(fā)光吐絲,其熒光隨著年齡增大變得愈加明亮。
幼蟲經(jīng)6至9個月變成成蟲。奇怪的是,成蟲有翅膀卻沒有嘴巴,無法進食,也不會飛。只是瘋狂地交配產(chǎn)卵,直至筋疲力盡。2到3天后,它們會用盡最后一點力氣撞向幼蟲的絲網(wǎng),舍身給自己的后代作食物。
這些小精靈與世界其他地方的螢火蟲不同,對生存環(huán)境的要求近乎苛刻,遇到光線和聲音便無法生存。目前只在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發(fā)現(xiàn)了這種螢火蟲。人們無法在影視作品中欣賞到,連旅游宣傳照片也屈指可數(shù)。
沿著洞中石階而下,登上河邊小船,漸漸進入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導游用手拉著繩索推動小船前進,沒有人說話,只有輕輕的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