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泛海控股發布公告,旗下民生信托被廣州農商行起訴,涉案金額15億。
受此消息影響,泛海控股股價早盤跌逾2%。
被農商行起訴,涉案金額達15億
9日晚間,泛海控股(000046)發布重大訴訟公告。公司收到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國民生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民生信托”或“被告”)轉交的訴訟材料,廣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農商行”或“原告”)以營業信托糾紛為由,將民生信托訴至北京金融法院。
2019年7月,廣州農商行向民生信托認購兩筆信托產品,分別投資人民幣10億元、人民幣5億元,產品到期至今,民生信托未按照約定向原告分配信托利益。廣州農商行認為民生信托作為信托產品受托人,應承擔相關責任。
廣州農商行申請判令解除被告與原告簽署的相關合同,賠償原告投資本金及利息、為實現權利支付的律師費及被告承擔本案所有的訴訟費用。
泛海控股表示,鑒于上述訴訟正在進展過程中,目前無法估計對公司的最終影響。
公開資料顯示,泛海控股從事的主要業務包括金融業務和房地產業務,其中,公司金融業務的核心平臺為民生證券(2021年8月起不再納入公司合并財務報表范圍)、民生信托和亞太財險,公司房地產業務的核心項目為武漢中央商務區項目。
被執行金額高達1.01億元
泛海系民生信托經歷“至暗時刻”
7月25日,中國民生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民生信托)被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約323.7萬元。據天眼查顯示,截至目前民生信托共有10條歷史被執行人信息,被執行總金額1.01億元。
7月份,民生信托在一起訴訟案件中再次敗訴,產品涉及“民生信托·中民永泰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同時,投資人還將其背后大股東泛海控股一起告上了法庭。
據了解,該投資者分別于2020年11月17日、12月22日購買的兩筆合計940萬“永泰1號”集合信托計劃到期后被民生信托拒絕贖回,其理由是由于信托計劃存在流動性風險,且存在大量投資人要求兌付的情形,公司無法滿足全部投資人的兌付申請。據北京銀保監局出具的調查意見書顯示,對外宣傳為“現金管理類”的永泰1號產品符合非標資金池業務特征。另外,民生信托還存在違規通過信托計劃受讓股東發行的債券,以及繞道非關聯方將信托資金用于公司股東等問題。銀保監局已責令民生信托限期清理非標資金池業務及整改問責,后續將依法采取進一步監管措施。最終,法院判決民生信托賠償投資者兩筆信托投資損失合計940萬元,并支付資金占用期間的利息損失,且中國泛海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而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投資者之所以將泛海控股一同列為被告,是因為其董事長向民生信托全體投資者出具了公開信,且泛海控股出具了流動性支持函,對民生信托負有充足資本及救助義務。
近兩年,民生信托頻頻踩雷,投資者對其發起訴訟請求也已屢見不鮮,背后的維權者越來越多。據報道,民生信托的多個產品目前已出現兌付延期,例如至信516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至信681號中集車輛(9.480,-0.03,-0.32%)IPO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至信828號鉑首商業地產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至信316號萬達廣場收益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至信1071號中佳盛源貸款項目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等。其中,至信828號底層資產為武漢中心大廈,募資規模不超20億元。除此之外,2020年6月,民生信托還卷入道樂武漢金凰珠寶80億“假黃金”事件,其為對方提供的融資規模高達約40億元。
上半年預虧達18億
累計跌幅超90%
7月14日晚間,泛海控股披露《2022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上半年泛海控股歸母凈利潤為虧損18億元-23億元,上年同期虧損5.40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虧損12.2億元-15.2億元,上年同期虧損7519.75萬元;營業收入為38.5億元-39.5億元,上年同期為99.56億元。
對于虧損的主要原因,公司方面表示,一方面為受市場、政策及公司階段性資金匹配問題等多方因素影響,公司資產處置、房地產項目銷售未達預期,導致公司收入大幅下滑;另一方面因部分借款利息不能資本化導致計入當期損益的財務費用較大。
同時,泛海控股還披露了旗下金融子公司2022年上半年度財務信息。據了解,2022年上半年民生信托實現營業收入1.02億元,實現凈利潤-7338.31萬元;亞太財險實現營業收入25.06億元,利潤總額1335.44萬元。上述財務數據未經審計。
股價方面,從2015年高點以來,泛海控股股價累計跌幅超90%。
(記者文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