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些地方中小銀行陸續出現重大風險,多地著力推動中小銀行尤其是村鎮銀行的風險化解事項。
作為安徽亳州的地方性銀行,亳州藥都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藥都農商行”)似乎也飽受地方經濟轉型的困擾,不良貸款率連年攀升,IPO也遲遲未有新進展。那么,該行IPO受阻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資料顯示,藥都農商行從申報至今已逾4年,仍未有上會消息。2018年3月23日,藥都農商行向證監會提交申報材料,擬登陸上交所主板。同年9月14日,證監會公布該行申請文件反饋意見后,該行的IPO狀態一直未更新。
6月27日,藥都農商再添新煩惱,其因6項違法行為遭人民銀行合肥支行警告并罰款70余萬元。
該行本次IPO的保薦機構為華泰聯合證券,保薦代表人為張永言、陳嘉,擬發行股票數量不低于發行后總股本的10%且不超過發行后總股本的25%,全部用于補充該行資本金。
【概述】
據招股書,2015年至2018年一季度,藥都農商行前十大單一借款人近半數為關聯方,并出現超標貸款給單一關聯方的情形,被證監會質疑其合規性。另外,2016年至2018年一季度,利辛建投一直為藥都農商行第一大單一借款人,該公司是藥都農商行第三大股東間接控股的公司,但藥都農商行卻并未披露該關聯關系,或涉嫌信披違規。
2015—2021年,藥都農商行的個人經營類貸款穩步上升,無抵押/質押的貸款占各期貸款和墊款總額的比重逐年增長,逾期貸款金額持續攀升,逾期1年或以上的貸款金額占比逐年增長,使得藥都農商行的不良貸款率整體抬升,走勢與同行相悖,該行的資產管理及風控能力都面臨嚴峻考驗。
頻現關聯方大額借款,警惕違規貸款風險
藥都農商行的前身是譙城農信社。
2005年8月18日,亳州市譙城區人民政府出具文件,同意組建譙城農信社(藥都農商行前身),同年12月,安徽銀監局、亳州市工商局先后向譙城農信社核發《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許可證》《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由此,譙城農信社正式成立。
譙城農信社成立時,法人股東有3名,分別為亳州市唐坊酒業有限公司、亳州市永剛飲片廠、亳州市金茂藥業有限公司,持股數分別為11萬股、3萬股、2萬股,持股比例分別為0.54%、015%、0.1%。此外,還有4241名自然人股東,合計持股2036.94萬股,占比為99.22%。
2010年8月13日,經中國銀監會、安徽銀監局批準,同意在譙城農信社的基礎上設立股份合作制銀行,譙城農信社變更為藥都農商行,原股東按1:1比例轉至藥都農商行。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藥都農商行的股東總數為2342戶,其中法人股東28戶,自然人股東2314戶,自然人股東中有778戶為該行職工。前十大法人股東合計持股3.93億股,占比為38.62%,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僅為9.25%,且無一致行動人能支配該行表決權,因此藥都農商行處于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狀態,股權較分散。
公開資料顯示,2015—2021年,藥都農商行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36億元、12.95元、14.74億元、17.48億元、17.33億元、20.49億元、22.78億元,來自發放貸款及墊款的利息收入貢獻度較大。
招股書對2015年至2018年一季度的貸款集中度進行了披露,商學院核對資料后發現,藥都農商行的前十大單一借款人名單中頻現關聯方。
2015年,藥都農商行向前十大單一借款人合計發放貸款6.15億元,占貸款總額的4.35%,占資本凈額的27.03%。其中,亳州建投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2022年2月更名為安徽榮微建投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榮微建投”)為該行持股5%以上的股東,藥都農商行向該股東發放的貸款金額為5000萬元;亳州建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亳州建工”)為該行第三大股東建安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安投資”)間接控股孫公司,藥都農商行向其發放的貸款金額為5000萬元。
2016年,藥都農商行前十大單一借款人中有半數為關聯方。其中,亳州金地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金地建投”,2022年2月更名為亳州商湯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為該公司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6.62%,該年度其從藥都農商行處獲取貸款金額5億元。
同年,利辛縣城鄉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辛建投”)為藥都農商行第三大股東建安投資控股子公司,亳州市大生面粉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生面粉”)為該行原監事張黎控股的公司(持股比例為86.96%),亳州市天潤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天潤地產”)為該行監事陳安偉持股公司(持股比例25%),毫州市匯豐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毫州匯豐”)為該行監事王新體控股公司,上述關聯方分別從藥都農商行獲得貸款2.4億元、6200萬元、6200萬元、5060萬元。
2017年,利辛建投、亳州建工、大生面粉、天潤地產、亳州匯豐仍在藥都農商行前十大單一借款人名列,貸款金額分別為2.4億元、1億元、9200萬元、6100萬元、5570萬元。整理數據可知,亳州建工、大生面粉、亳州匯豐的貸款金額較2015年、2016年有所增長,意味著上述關聯方非但未還清貸款,還在原來的基礎上繼續向藥都農商行借款。
此外,亳州市大生三農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生三農”)為藥都農商行原監事張黎控股公司(持股比例為60%),2017年該行向大生三農的貸款金額為6730萬元。疊加大生面粉的貸款金額9200萬元,藥都農商行向張黎控制的企業合計發放貸款1.59億元。
安徽大興糧食購銷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大興糧食”)為藥都農商行原董事牛大興控股的公司(持股比例為99.8%),貸款金額為5000萬元。
經統計,2017年,藥都農商行前十大單一借款人中有7成為該行關聯方,合計貸款金額為6.66億元。
2018年一季度,利辛建投、亳州建工、大生面粉、大生三農、亳州匯豐、天潤地產繼續出現在藥都農商行前十大單一借款人名單,除亳州匯豐貸款金額增加200萬元、大興糧食退出名單外,其余關聯方的貸款金額與2017年保持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天潤地產雖為藥都農商行第七大股東,但在2012年、2016年其均有1宗法院強制執行記錄。在成為被執行人的情況下,為何該股東仍能獲得藥都農商行數千萬元貸款,且連續三年出現在前十大單一借款人名單?藥都農商行的貸款風控是否形同虛設?
在風險監管指標方面,2016年,該行對金地建投的5億元貸款金額占當期資本凈額的18.35%,超出《商業銀行風險監管核心指標》規定的對單一客戶貸款集中度10%的要求。由于該筆貸款屬于超標貸款,證監會在反饋意見中要求保薦機構和律師核查說明該筆貸款的具體用途,是否構成重大違規。
此外,利辛建投為藥都農商行第三大股東間接控股公司,為何該行卻對此只字不提,也未將該交易列為關聯交易?保薦代表人對此又是否知情?該行是否涉及重大信息披露遺漏?
結合該行前十大單一借款人過半數為關聯方的情況,藥都農商行是否存在股東違規套取銀行貸款,資金被關聯方占用的情形?該行關聯交易的決策程序、定價機制以及披露情況是否合規?其營業收入或凈利潤是否對關聯方存在重大依賴?該行對股東及關聯方是否存在利益輸送問題?
不良率急升至2.17%,逾期貸款占比持續增長
由于藥都農商行至今仍未披露新的招股書,外界無從得知上述關聯方后續是否仍持續向藥都農商行借款,以及其還款情況等細節,但從已知的公開信息中可以看到,該行的逾期貸款正在節節攀升,不良貸款率亦整體呈增長趨勢,與農商行整體變化趨勢相悖。
年報顯示,2015—2021年,藥都農商行發放的貸款和墊款總額分別為141.49億元、210.05億元、243.83億元、287.71億元、329.57億元、393.38億元、445.48億元,個人貸款比重均在7成以上,分別為75.17%、72.12%、78.64%、75.41%、77.57%、76.93%、77.33%。
按用途劃分,藥都農商行的個人貸款又分為經營類貸款、消費類貸款、住房按揭貸款、信用卡等四大類。報告期內,該行的個人貸款主要為經營類貸款,占各期個人貸款的比重分別為63.84%、62.74%、55.11%、61.55%、69.6%、76.63%、84.75%,整體穩步上揚。
一般而言,個體戶經營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弱,若遇到經濟下行或經營不善,容易出現無法償還債務的風險。據藥都農商行招股書,2015年至2018年一季度,該行個人經營類貸款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0.85%、1.49%、2.04%、2.19%,呈快速上漲趨勢,不良資產抬頭趨勢明顯。
年報顯示,2015—2021年,藥都農商行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0.79%、1.16%、1.22%、1.16%、0.99%、1.52%、2.17%,除2018年、2019年不良貸款率有所下降外,其余年份整體呈持續上漲趨勢。
同期,A股10家農商行的不良貸款率均值分別為1.77%、1.7%、1.59%、1.43%、1.33%、1.3%、1.16%,呈逐年下滑態勢。
今年2月,銀保監會披露了商業銀行2021年主要監管指標情況。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1.69%。
對比可見,2021年,藥都農商行的不良貸款率幾乎是上市農商行不良貸款率均值的2倍,且遠高于全國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平均水平,資產壞賬風險大增,經營壓力備受考驗。
在貸款逾期方面,藥都農商行多個指標表現堪憂。
按擔保方式看,2015—2021年,藥都農商行的抵押、質押貸款總額分別為83.53億元、95.44億元、93.35億元、115.45億元、115.76億元、102.36億元、126.27億元,占各期貸款和墊款總額的比重分別為59.04%、45.43%、38.29%、40.13%、35.12%、26.02%、28.35%,整體大幅下滑。
這意味著,藥都農商行向無抵押、無質押物的借款方發放貸款的比重正日益增長,截至2021年,該行有超7成的貸款無抵押物/質押物,貸款無法收回的風險激增。
從藥都農商行的逾期貸款情況看,該行的貸款壞賬風險正在持續增長。
2015—2021年,藥都農商行的逾期貸款分別為2.44億元、3.63億元、4.94億元、7.02億元、7.08億元、9.14億元、11.91億元,占各期貸款總額的比重分別為1.72%、1.73%、2.03%、2.44%、2.15%、2.32%、2.67%,整體呈上升趨勢。
按逾期期限看,2015—2021年,藥都農商行逾期1年以上的貸款金額分別為4992.2萬元、1.13億元、2.02億元、1.85億元、1.4億元、3.24億元、5.04億元,占各期逾期貸款的比重分別為20.48%、31.01%、40.88%、26.37%、19.73%、35.45%、42.3%,占比較高。
需要注意的是,據天眼查,藥都農商行涉及的金融借貸合同糾紛高達2380件,借款合同糾紛達296件。據統計,該行作為原告/上述人涉及的案件金額達6.15億元,且眾多案件均申請了強制執行。可見,該行的貸款風控制度存在較大的不足。( 黃祐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