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攀枝花市“三農”工作取得新進展,農業生產形勢良好。上半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6.94億元,同比增長5.8%。其中,夏糧總產量2萬噸,與去年持平;蔬菜及食用菌產量63.48萬噸,同比增長7.9%;水果產量13.55萬噸,同比增長16.5%。生豬出欄30.23萬頭,同比增長5.8%。
加快構建現代農業體系和持續深入推進農業農村改革是攀枝花市上半年“三農”工作的兩大推力。攀枝花市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抓手,加強地企合作,構建“良種繁育、產品加工、產銷一體”的全產業鏈模式,高質量推進糧、果、菜、畜等7大優勢特色產業融合發展;實施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體制機制、創新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體制機制等7方面18項改革任務,采取集體經濟“消薄”、“提質”、領導聯系指導薄弱村、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等方式,盤點出全市農村集體資產總額共64.4億元,爭取中央、省集體經濟項目17個、資金1360萬元。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指出:支持攀西經濟區走特色發展之路,以更大力度促進安寧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打造“天府第二糧倉”。這為攀枝花市“三農”工作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下一步,攀枝花市將立足安寧河流域現有特色農業基礎以及特有的光熱資源優勢,根據現代特色農業“布局區域化、基地規模化、建設規范化、生產標準化、產業產業化、產品市場化”的“六化”建設標準,實施“糧倉+現代產業”工程、“糧倉+水利保障”工程、“糧倉+交通保障”工程、“糧倉+生態恢復”工程、“糧倉+新型城鎮化”工程等,著力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重點發展優質糧食、錯季蔬菜、特色水果、優質蠶桑、特色花卉、生態畜牧、優質水產、優質中藥材、現代種業等農業特色產業,形成區域布局優化、多種功能整合的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體系,推動特色農業產業鏈條更加完善、優勢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鮮明。
來源:攀枝花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