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西南經濟榜:茅臺最賺 鋼鐵大虧
在川滇黔渝三省一市虧損排名前五的企業中,來自鋼鐵、煤炭石油和化工行業的企業占據了大多數席位。這意味著,過去對西部經濟發展和就業起到重要作用的傳統工業,已經到了...05月06日 14:56
-
41家上市央企首季凈利2792億 17家央企停牌重組
截至目前,上市公司2015年年報和一季報已經披露完畢。統計數據顯示,企業性質為中央國有企業的341家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共計實現凈利潤2792億元,剔除金融類企業和兩桶油...05月05日 11:53
-
16家A股銀行一季度日賺40億元
去年第三季度,已經有兩家國有大行的單季度凈利潤出現負增長,今年一季度,另一家國有大行的營業收入也陷入負增長05月04日 15:16
-
新三板分層財務數據揭曉 只欠分層標準出爐
5月份全國股轉系統(俗稱新三板)將實施內部分層,時至今日,最終分層方案仍未公布。但分層的財務數據已揭曉。截至4月29日年報披露截止日,新三板共計6945家公司須披露2015...05月04日 15:11
-
去年5次降息致多家銀行出現凈息差縮水
年報大戲剛剛落幕,A股上市銀行又馬不停蹄展開一季度的業績PK。截至昨晚,16家A股上市銀行中有10家披露了一季度經營情況,在去年5次降息的影響下,多家銀行出現了凈息差縮...04月29日 14:43
-
七成公司上半年業績預喜 新能源產業表現搶眼
截至記者發稿時,兩市共有558家上市公司發布了2016年中期業績預告。其中,預喜公司398家,占比為71%,包括128家公司預增、148家略增、86家公司續盈、36家公司扭虧;預降的...04月28日 17:09
-
類金融企業暫停掛牌三月考 波及面或已擴大
截至目前,類金融機構掛牌新三板尚未解禁。不僅如此,監管層對類金融機構范圍定義或有所擴大,一些此前并未被市場認為是類金融機構的公司在掛牌新三板的過程中遇阻。04月28日 13:59
-
基金從業資格考試放榜 一半私募高管掛科了
4月23日舉行的“史上最熱鬧”基金從業人員資格考試終于放榜了。4月26日晚間,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了參加2016年第一次全國統一考試考生的整體成績單。04月27日 13:54
-
國泰君安首推再融資計劃 募資80億
在去年6月登陸A股之后,國泰君安日前推出上市以來首個再融資計劃,擬發行可轉債不超過80億元。04月26日 15:22
-
三大期交所連發12道令牌 降溫大宗商品炒作
今日,大商所對焦炭、焦煤手續費標準調整,鄭商所對棉花、菜粕、動力煤交易保證金標準、漲跌停板幅度調整大宗商品狂歡的宴席似乎還沒有散場。04月26日 14:13
-
監管層或將收緊公募牌照發放
小基金公司尤其是非銀行系基金公司,普遍面臨新基金的銷售困局,此外,不少公司面臨人才招攬問題。與此同時,監管層對公募基金牌照的發放有收緊的趨勢。04月25日 15:23
-
類保險業務亂象叢生 保險業重點整治第三方平臺資質
昨日從接近監管人士處了解到,由保監會發改部聯合產、壽險部的小分隊開始對互聯網保險市場動手,并將整治第三方平臺的資質納入重點范圍,將分三步整治該類平臺,預計到三...04月22日 15:39
-
papi醬未受封殺影響 廣告資源拍賣成交價達2200萬
21日下午, 羅輯思維與papi醬的視頻廣告貼片招標會在北京舉行,最終成交價2200萬元。04月21日 17:04
-
全國各省市已暫停“金融”相關字樣企業注冊
據財險網報道,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工作已經啟動,在整治期內,全國各省市將暫停登記注冊在名稱、經營范圍中含有金融相關字樣的企業。04月21日 15:34
-
金元基金子公司融投或超5億元
踩雷的 FOT類項目為金元百利發行的一對多專項資管計劃,再通過單一信托對福樂藥業發放信托貸款,西藏信托則從中扮演通道角色。04月21日 14:20
-
業界口碑佳的紅嶺創投負面新聞纏身
在業界以收益高、兌現快、流動性好著稱的紅嶺創投近日遭遇了一連串的麻煩事。 做貸款做成“房東”、1億腐敗、5億壞賬、25億逾期等等“負面新聞”讓這家業內口碑較好的老牌...04月20日 16:14
-
4月以來63家企業棄發債券近600億元
伴隨信用債違約事件不斷發酵,其副作用也在隨之顯現。開年以來,尤其是4月份以來,低等級信用債的發行困難與日俱增。為降低融資成本,不少企業取消或推遲了原有的發行計劃。04月20日 16:13
-
藏在農村的17個暴利項目 你知道幾個?
近年來,農村先后經歷了一系列重大變革,如今的農村有著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農村創業,當前國情下“錢景”凸現,商機也越來越多。04月19日 14:55
-
康師傅飲用水使用工業氮氣遭實名舉報
昨日,一則“康師傅飲用水使用工業氮氣遭實名舉報”的新聞在坊間傳出,一時間,快消行業內對于康師傅飲用水的未來命運捏了一把汗。在業內人士看來,康師傅近年來業績持續...04月19日 14:43
-
網銀買國債堪比搶春運火車票 完全靠人品
在央行六次降息,股市動蕩不安,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逐步下滑,P2P平臺風險頻發的當下,國債再次成為市民爭搶的香餑餑。但瘋搶國債的背后,人們并非是一時沖動的熱情,而是尋求...04月15日 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