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6月28日訊(記者 舒越)江蘇天元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天元智能”)首發申請將于6月29日周四上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天元智能此次擬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發行股票數量為不超過5357.84萬股,募集資金約5.49億元,分別投向蒸壓加氣混凝土成套裝備建設、高端加氣混凝土生產線成套智能化技術改造、 新建研發測試中心、營銷網絡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2022年營收凈利雙降
資料顯示,天元智能主要從事自動化成套裝備及機械裝備配套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2020-2022年,天元智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48億元、11.14億元和9.86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849.86萬元、8135.38萬元和7110.31萬元。以此計算,天元智能2022年的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分別下滑了11.5%和12.6%。
天元智能2022年業績下滑也受到了交易所的關注。在此前的問詢函中,上交所要求天元智能說明業績下滑的原因,并結合經營業績是否穩定及公司業務模式是否成熟說明公司是否符合“大盤藍籌”定位。
對此,天元智能回復稱公司業務模式成熟、經營業績穩定、規模較大,屬于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優質企業,符合主板定位。對公司2022年度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天元智能給出的解釋是:客戶土建項目推遲、區域性的物流受阻、行業存在一定的周期性波動和人力資源供給不足。
天元智能在招股書中提到,預計2023年1-6月營業收入為4.1億元-4.5億元,同比下降11.4%-19.27%;歸母凈利潤預計為3100萬元-3400萬元,同比增加1.64%-11.47%。不過,盡管營收下滑,但天元智能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在手訂單量充足”。截至2023年3月末,公司蒸壓加氣混凝土裝備在手訂單含稅金額9.2億元。
據悉,天元智能此次選擇的上市標準是:最近3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不低于1.5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不低于6000萬元,最近3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累計不低于1億元或營業收入累計不低于10億元。這意味著,天元智能的凈利潤恰好是“踩線”達標。
另據記者了解,自證監會今年2月全面實行注冊制以來,上交所主板IPO過會的企業年度凈利潤規模低于1億元的寥寥無幾。
會計差錯更正致2019年營收調減4753萬元
此次IPO并非天元智能首次在資本市場亮相。早在2016年天元智能就已經掛牌新三板,至今仍未摘牌。
2022年6月,天元智能向證監會遞交招股說明書,申請在上交所主板上市。2023年2月全面注冊制改革啟動,天元智能上市材料被移交給上交所,3月2日上交所正式受理天元智能上市材料。從天元智能首次遞交招股說明書至今已接近400天,已超過上交所IPO企業平均排隊時長。
新三板掛牌期間,天元智能曾存在未披露與常州澤耀機械有限公司關聯關系及關聯交易的情形。2019年和2020年,天元智能向澤耀機械采購減速機金額分別為951.66萬元、1776.47萬元,澤耀機械為天元智能副總經理陳菲親屬控制并擔任監事的公司。但上述交易彼時并未進行披露。對信披不及時,天元智能給出的解釋是:因相關關聯人員不熟悉新三板的關聯方認定及關聯交易披露要求,誤認為澤耀機械等交易對方不屬于關聯方及與其交易不屬于應披露的關聯交易而未主動申報。2021年4月,天元智能對上述遺漏的關聯方及關聯交易進行了補充確認,并在股轉系統披露了有關補充確認公告。
除關聯方披露遺漏,天元智能還在招股書中提示了曾存在個人卡收支、轉貸、與關聯方或第三方直接進行資金拆借不規范情形。由于對這些會計差錯進行更正,天元智能2019年營業收入由此前披露的7.51億元調減4753.5萬元至7.04億元。
此外,天元智能還提示了實際控制人不當控制的風險。
此次發行前,天元智能實際控制人為吳逸中和何清華夫婦,兩人持有并能夠實際支配公司的股份合計達到98.46%。2020年和2021年,天元智能合計分紅超過8000萬元,幾乎全部被夫婦兩人收入囊中。此次發行后,逸中和何清華夫婦的持股比例降至73.84%,仍處于絕對控股地位。
天元智能表示,如果實際控制人利用其控制地位、通過行使表決權對公司的發展戰略、生產經營、財務預算、對外投資、利潤分配、人事任免等重大事宜施加影響,從而影響公司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有可能導致公司決策權過于集中,進而有可能產生損害公司和中小股東利益的風險。
6月29日,天元智能將上會趕考。對天元智能資本市場的后續發展,中國網財經將持續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