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新下放的執法職能,需查詢法律法規;同類型案件,需查找在先案例的案卷;執法程序和案卷制作規范化要進一步提升,亟須“場外”指導;疑難復雜和新問題發生,需向專業人員咨詢……面對北京市綜合執法改革后400多項執法職能下放的挑戰,一線執法人員類似的執法輔助需求越發強烈。
不久前,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隊員們的手機中多了一個名為“執法幫”的小程序,涵蓋了“案件查詢”“法規查詢”“手機閱卷”“執法文書”等各類基層執法最需要的查詢功能,更重要的是匹配了“法律咨詢”“協助案件”“AI智能”等即時溝通工具,可隨時隨地與在線律師請教法律問題。東直門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副隊長劉璐說:“自從有了這個小程序,感覺自己隨身配了一名法律顧問,執法底氣更足了。”
此前,劉璐在處理一起違法建設限期拆除案件時,相對人聘請的律師提交了一份完整的“陳述意見申辯書”。對于在一線執法多年的劉璐來說,收到這樣的申辯書也是第一次,“以往,我們詢問相對人只圍繞我們執法的關鍵點,但是申辯書中涉及到很多我們常規不會詢問到的法律點。這些點要不要回復,以什么形式回復,確實拿不準。”
不過,這沒有難倒劉璐,他隨即點開“執法幫”小程序,呼叫了值班律師,直接進行在線咨詢。在律師的指導下,劉璐和執法隊員們對照申辯書中的內容,逐一進行了正式回復,并在第二次詢問時都詳細記人了詢問筆錄。最終,相對人雖對作出的行政決定提起了復議,但復議被上級機關維持。
記者在劉璐的“執法幫”小程序中看到,上線一年來,“法律咨詢”板塊的線上咨詢已經累計1300余條,使用者還可以通過關鍵詞搜索快速查詢到相關問題的解答內容。
“‘執法幫’行政執法小程序通過數據同源、數據分析、數據共享、數據同步等信息化服務,為基層執法人員提升法治思維,提高執法能力注入了新動能”,東直門司法所所長洪斌告訴記者,這個執法軟件開發初衷就是為了解決基層執法面臨的現實難題,為此街道專門出資與第三方公司合作進行了軟件開發,第三方公司與北京納誠律師事務所聯手,由律所安排兩名專職律師提供24小時在線服務,保證即時解答一線各類執法問題。“這樣一來,大大減少了基層賦權后現場執法‘拿不準’‘說不清’‘辦不好’的現象。”
記者了解到,“執法幫”的受益者不僅僅是一線執法人員,對于擔負著執法案卷法制審核工作的司法所來說也是獲益良多。
“案卷審核中,很多相對專業的法律問題我們也很難準確把握,非常需要外腦支持。而更重要的是,經過律師前期對執法人員制作案卷的指導和把關,案卷質量明顯提升,審核的一次通過率大幅提升,很大程度上也減輕了司法所的審核壓力。”洪斌還告訴記者,“執法幫”同時開通有電子案卷功能,綜合行政執法隊的所有執法案卷都會同步生成電子卷宗到小程序“手機閱卷”平臺,共享給各業務團隊、各節點、各部門同步調用,不僅為執法人員查詢過往案例提供了很大便利,也方便了街道相關領導隨時查閱轄區執法情況,全方位掌握行政執法的整體效能,為決策提供參考。
據統計,截至目前,東直門街道利用“執法幫”軟件已經審核執法案件75件,其中涉及到復議、訴訟的均獲得上級機關或法院維持,行政執法質量顯著提高。
據了解,為切實發揮軟件作用,東直門街道多次組織執法人員與軟件服務方召開座談會,定期梳理執法人員在使用軟件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不斷完善如律師閱卷留痕、一鍵呼叫等功能。不僅如此,軟件的2.0版本也即將上線,將進一步增加執法文書全流程標準化一鍵制作、在線培訓等更為貼近執法一線需求的功能,同時加強對軟件服務情況的考核,細化考核指標,真正使“執法幫”成為街道行政執法人員的“外援”,司法所法制審核人員的“參謀”和街道負責人督導法治工作的最便捷有力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