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5月26日訊(記者 張明江) 近年來公募基金行業更加重視投研體系的穩定性和持續性,持續優化業績考核體系、績效和薪酬體系,團隊管理能力提升,同時疊加震蕩市行情,基金經理離職整體降速,但部分中小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經理離職依然不止。
(資料圖片)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6日,今年年初以來已有116位基金經理離職,略超去年同期的109位。但與2021年全年300余位基金經理離職相比,2022年和今年上半年離職基金經理數明顯減少,基金經理隊伍穩定性較前些年顯著增強。
數據顯示,隨著業績考核體系、績效和薪酬體系的持續優化,大中型公募基金公司人員穩定性優于中小型基金公司,今年前五個月中小型基金公司離職基金經理占比較大。
數據顯示,截至5月26日,融通基金旗下年內共有4位基金經理離職,是目前位置基金經理離職數量最多的基金公司;中銀證券、浦銀安盛基金、光正資管、民生加銀基金、中融基金等8家基金公司有3位基金經理離職,離職基金經理數超3位的9家基金公司中大型公司僅2家,其余7家均為中小型基金公司。
此外,英大基金、興銀基金、銀河基金、東方阿爾法基金、東吳基金、寶盈基金等21家公募基金公司及資管機構有2位基金經理離職,其中依然多為中小基金公司。
值得注意的,年內離職的基金經理還有英大基金旗下基金經理湯戈,其所管理的英大國企改革主題是去年普通股票型基金業績冠軍,湯戈同時還擔任英大基金的權益投資總監,其在3月份突然離職備受市場關注。
除離職基金經理外,新聘基金經理同樣被市場格外關注。
數據顯示,截至5月26日,年內108家公募基金公司共新聘基金經理253位,是離職基金經理數的2倍多。近年來,公募基金持續調整管理模式,過去基金經理“一拖多”模式被行業舍棄,眾多基金公司嘗試“共管基金”。
近期市場上討論度較高,焦點落在四位基金經理共管的創新模式上。為提升市場適應性、更好應對市場波動,工銀瑞信基金計劃于5月29日起發行工銀瑞信領航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該基金擬由四位各有擅長、各具特色的基金經理共同擔綱管理,給投資者的資產配置提供了一種新選擇。
與業內人士分析,為解決基金業績波動過大的行業頑疾,有基金公司正在從產品創新層面出發,希望通過“共管基金”模式,嘗試撫平業績波動,為投資者提供更好的投資體驗,隨著共管基金模式向全行業推廣,基金經理數量還將繼續擴容。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公募基金行業基金經理已增至3424位,較去年年末凈增200余位,較2020年基金經理數增加了近一千位,而在2018年時基金經理數量剛剛突破2000位,5年多的時間基金經理數量幾乎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