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4月23日訊 傳統行業主動求變尋找新生機,智能化快速發展改善人們生活。4月21日19:00,總臺央視主持人撒貝寧、總臺記者王冰冰、總臺央視主持人周運、總臺央視主持人郭若天組成央視記者團對TATA木門進行了深入探訪,為大家揭開TATA木門“高顏值”和“靜科技”創新產品的匠造秘密。
據悉,這次央視走進TATA木門直播活動累計觀看超800萬人次,訂單累計突破8萬單,創出家居直播熱度新高。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智”造成績獲央視肯定
在我們的心目中,TATA木門是靜音的、時尚的。然而,這樣一樘門,從下單到交付究竟經歷了怎樣的流程?總臺央視主持人周運、郭若天來到TATA木門蘭考生產廠,在TATA木門副總裁張巖陪同下,從接收訂單、智能識別,到自動化生產,再到智能物流等核心環節,對TATA木門的“研產供銷服一體化”模式進行了一次真實記錄。
據了解,蘭考生產廠是從2017年開始建設的,是TATA木門從籌建到投產用時最短、且最快實現盈利的生產基地。這里有中國第一條柔性自動化木門生產線,每一個訂單從接單到出貨用時僅僅2.5天。
在TATA木門蘭考生產廠車間,郭若天注意到,每一個零件上面都有一個“數字標簽”,而生產線上的每一個環節都會在小標簽上“掃一掃”。這究竟是什么“黑科技”?張巖解釋道:“這是每樘門專屬的‘身份證’,產線控制中心能夠通過這個小小的標簽智能識別生產任務及客戶信息,自動化完成門扇定尺、裁切雕刻、涂裝花色材質等全線制作流程。”
TATA木門利用這一個個“數字標簽”,實現可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滿足了終端多樣化的定制需求,實現木門的規模定制化的生產“智”造。而這正與央視意圖用一線生產者的視角和感觸講述中國制造發展強大的故事、向全球展示“中國智造”實力的初衷不謀而合。
“靜科技”產品驚艷行業
除了智能化轉型,TATA木門在產品研發、工藝設計及生產方面一直是走在行業的前沿,這從撒貝寧與TATA木門董事長縱瑞原的對話可見一斑。
在對話環節,撒貝寧坦言被門口醒目的雕塑所吸引。談及由來,縱瑞原表示:“這要從三年前行業由增量市場變為存量市場說起。市場的變化導致不少行業從業者徘徊,但TATA木門 始終堅持一件事——做最好的木門。”的確,TATA木門自成立以來一直在不斷的加大研發投入,進行技術革新,可以說將木門做到了極致,從不斷升級迭代的磁吸靜音門,到防火門、暖“芯”門、涂鴉門等功能門,都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那么,木門行業的技術研究是否再難突破?面對撒貝寧提出的這一問題,縱瑞原表示:“未來消費者需求會一直變化,市場也在不斷變化,門始終是家居生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TATA木門人將始終堅持“一群人、一條心、一件事、一輩子”,不斷進行“一米寬、一萬米深”的領域深耕,為消費者創造安靜、和諧的家居生活。”
為近距離體會TATA木門 “高顏值”、“靜科技”的實力,總臺央視主持人撒貝寧、總臺記者王冰冰走近TATA木門居家場景體驗館,帶領觀眾沉浸式感受TATA木門安全之門、百變之門、至臻之門、銷冠之門及設計之門等產品,直播記者被TATA木門 “高顏值”、“靜科技”的魅力所驚艷。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此次央視記者團走近TATA木門,一方面是對TATA木門在產業化升級取得成績的肯定,另一方面是給傳統木門企業提供了一個智能化升級、數字化轉型的標桿。這也激勵著TATA木門在堅持“一群人、一條心、一輩子、一件事”信念之路上不斷創新突破,為木門行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圖片由TATA授權中國網財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