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健康收購自嗨鍋的消息發布后,公司股價連跌兩天,說明市場心存疑慮。目前正值蓮花健康業績穩定恢復期,高溢價收購跨行業資產則是一步險棋,賭對了皆大歡喜,賭輸了則元氣大傷。
蓮花健康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通過收購自嗨鍋來打造新的利潤增長點。但本次交易中的幾個風險點,有可能讓收購預期大打折扣。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按照披露的投資意向協議書,蓮花健康擬控股擁有自嗨鍋品牌標的公司意圖明顯,但本次交易的高溢價,會給蓮花健康帶來一定的風險。目前為止,蓮花健康的財務數據一直比較健康,特別是商譽為零。但如果后期實現對標的公司的溢價控股,則可能讓蓮花健康背負上大額商譽,這對蓮花健康而言就是潛在的風險。
一旦控股收購完成,決定商譽是否爆雷的關鍵就取決于自嗨鍋的經營情況,因為自嗨鍋品牌產品銷量直接影響著標的公司的經營好壞。根據披露的數據,標的公司從事方便餐食研發、生產和銷售,2022年度營業收入81970萬元,凈利潤1993.85萬元。目前尚未披露標的公司自2018年5月成立以來的財務數據,但這些數據會很關鍵。
過去疫情三年,對速食產業構成一定程度的利好,相關企業出現業績爆發式增長的情況,自嗨鍋是否也屬于此類?如果是,那么自嗨鍋的未來經營業績就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并非速食行業沒有發展空間,只是疫情過去之后,業績還能否如過去那樣快速增長確實很難說。
另外,如果目前的經營情況是自嗨鍋的歷史最佳,那么蓮花健康的買賣未必劃算。就好比新股發行,都希望在業績最好的時候上市賣個好價錢,但有人歡喜有人愁,苦的是接盤者。
蓮花健康準備現金收購標的公司部分股權,資金來源為自有或者自籌資金,無論哪種方式,都會對蓮花健康的財務指標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如果涉及到有息借款,將直接增加蓮花健康的財務負擔。
縱觀蓮花健康近幾年的業績表現,實際上目前正處在業績恢復的關鍵期,應該以求穩為主,此時選擇大手筆溢價收購外行資產,算不上一個特別好的時間點。
如果蓮花健康確實看好自嗨鍋的發展,不妨先少量資金參股布局,讓自嗨鍋的業績也再“飛一會”,看看疫情過后公司的經營情況是否還能保持高速增長,等一切更為確定之后再行決定,更為穩妥。
但蓮花健康似乎很急切,并不想等那么久。至于原因,除了迫不及待地打造新的利潤增長點以外,有沒有為定增大股東謀福利的考慮呢?畢竟公司近幾年股價遲遲不見起色,包括控股股東在內的此前參與定增的諸多大佬們,雖然持股都已解禁,但并未減持,原因可能是收益率并不理想。而蓮花健康此時急匆匆地想要制造一個爆款收購,是否在為股價“保駕護航”?
整體來看,蓮花健康目前選擇的這步險棋,面臨的風險可能比機會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