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中國太保2022年度業績發布會在上海和深圳同步舉行,中國太保董事長孔慶偉攜管理層回答了投資機構及媒體的提問。
(相關資料圖)
“經過過去一年堅持不懈努力,壽險轉型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中國太保壽險董事長潘艷紅說,今年一季度以來,壽險各項指標呈現向好變化的態勢。
壽險轉型符合管理層預期
就壽險業務轉型最新進展,潘艷紅表示,過去一年受內外部環境影響,壽險轉型并不容易,但是轉型各方面的成效正在顯現。
談及轉型過程中最大的困難和挑戰,潘艷紅表示,時間是最大約束,希望能夠有更充裕的時間去推進轉型落地。目前公司上下對轉型的方向已經形成高度認同,后續需要保持轉型的定力和方向不動搖。
中國太保壽險總經理蔡強表示,公司推行“長航行動”18個月以來,壽險轉型符合管理層預期。下一步,太保壽險將進一步深化組織轉型,釋放各級機構能動性,推進外勤職業化、專業化、數字化,讓內勤人員專業性得到進一步提升。
就未來壽險產品發展重點,中國太保財務負責人兼總精算師張遠瀚表示,從產品設計角度來看,增額終身壽險是一款比較好的產品,但隨著未來利率持續下行,應根據不同的利率水平考慮不同的保險產品形態,采用分紅險來設計增額終身壽險會更好。
做好資產負債的匹配管理
頭部險企資產配置策略是資本市場關注的重點,今年中國太保的資產配置重點是什么?
對此,中國太保資產總經理余榮權表示,首先要做好資產負債的匹配管理。長久期利率債仍然是最主力的配置品種和方向,它具有壓艙石的作用,公司將根據市場形勢,把握長久期利率債的配置時機和節奏。其次是拓展投資范圍,增加一些新型基礎設施項目投資。資產證券化產品和REITs可作為長久期資產的有效補充。
“權益投資考慮波動性和長期收益性的平衡。”余榮權表示,權益投資重點配置兩個方向。一是長期持有高股息、業績穩定的行業龍頭,以期獲得較高的股息收益率。二是配置符合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及戰略轉型的成長型優質公司,包括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消費服務、醫療健康、綠色經濟、數字經濟、專精特新、能源安全等領域。
就市場關注的宏觀經濟走勢,余榮權表示,總體看,我國經濟今年將穩步回升,并實現全年經濟增長5%左右的目標,企業的盈利會趨于改善,在全球經濟下行的背景下,中國經濟表現將是亮點。
就目前資本市場頗為關心的國外金融機構風險事件對國內險企投資端的影響,中國太保總裁傅帆回應稱,中國太保及時進行了風險排查,“從目前投資領域來看,沒有涉及這些金融機構的風險敞口。”
傅帆進一步表示,對保險業而言,資產負債期限的匹配依然是無法回避的挑戰,必須加強流動性和集中度管理,完善應急機制,盡可能地防范和化解期限錯配風險。中國太保將堅持高質量發展策略不動搖,持續優化業務結構,構建與集團戰略目標相適應的風險管理體系,持續優化公司治理機制,提高風險的預判和處置能力。
傅帆表示,鑒于對國外風險事件的思考,中國太保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做精主業,提升價值創造能力;全力應對新會計準則的挑戰,繼續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
中國太保董事長孔慶偉表示,有三個基本要素不能忘:價值核心、創新活力、負債端品質管理。有三個重要因子不能松:數字化轉型、市場化的人才和青年人才引進工程、底線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