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3月8日訊(記者 曹中原)論道預制菜,逐鹿新機遇!3月8日,由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河南省財政廳、河南省鄉村振興局指導,河南省食品工業協會、周口市人民政府主辦的“中原預制菜產業發展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鹿邑開幕。
【資料圖】
來自高校、科研機構、投資機構等相關專家及國內500多家預制菜產業鏈相關企業現場參會,展開深度交流對接。
河南搶抓預制菜新機遇,在全國有產品、有形象、有地位
河南省委農辦主任,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孫巍峰在發言時表示,河南發展預制菜產業得天時、占地利、擁人和。
首先得“天時”。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為預制菜發展帶來政策利好。省委省政府把預制菜作為河南省綠色食品業優勢再造和換道領跑的重要抓手,出臺《河南省加快預制菜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
其次占“地利”。河南擁有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突破萬億元,居全國第2位。糧食產量居全國第2位,花生、蔬菜、食用菌、中藥材產量分別居全國第1、第2、第1和第3位,肉、蛋、奶產量常年居全國前列。
第三擁“人和”。河南農產品加工業是全省兩個萬億級產業之一,省內農產品生產加工、裝備制造、冷鏈物流、包裝設計、品牌策劃企業眾多,食品領域科研優勢突出,具有完整的預制菜產業生態。
周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孔陽表示,周口將秉承政策優勢,搶抓歷史機遇,不斷放大農業、糧食、人口、產業基礎等優勢,加快推動產業集群、企業集中、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功能集合,全方位推動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在鄉村振興走在前列率先建成農業強市提供有力支撐。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河南省食品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陳振杰在致辭中稱,河南發展預制菜有五大優勢:一是巨大的消費市場優勢,二是有開拓市場非常便利的交通及區位優勢,三是有持續發展的產業創新優勢,四是有人力資源優勢和食品專業人才優勢,五是有豐富優質的食材資源優勢。
鹿邑縣精準發力預制菜,現場達成多項簽約
為提升河南預制菜市場競爭力與影響力、更好促進預制菜產業園區發展,鹿邑縣始終為企業提供多方支持與助力。
鹿邑縣委書記李剛表示,鹿邑將以本次論壇為契機,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搶抓全省重點預制菜研發生產基地建設機遇,立足農業大縣實際,堅持“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堅持項目為王,依托現有食品加工產業基礎,精準補鏈、延鏈、強鏈,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著力構建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生態,打造全國重要的預制菜生產基地和全國具有影響力的食品工業強縣,為加快建設農業強省貢獻鹿邑力量。
“鹿邑食品產業方興未艾。”鹿邑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肖煒稱,鹿邑堅持“糧頭食尾”“農頭工尾”,推進“五鏈耦合”“三鏈同構”,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以澄明食品工業園為載體,培育壯大“區中園”“園中園”,實施“十個一”食品工程。
作為第二批國家級區域類“雙創”示范基地,鹿邑返鄉創業蔚然成風。據統計,目前開發區的數百家企業及遍布在鄉鎮的中小微企業,鹿邑籍企業家、返鄉創業人員達到90%以上,累計返鄉10萬余人,創辦實體3.5萬個,帶動就業19.5萬人。“鹿邑積極圍繞主體培育、創業扶持、技術創新、投資獎補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正是在座各位選擇鹿邑、牽手鹿邑的最佳時期、最好機遇。”肖煒說道。
論壇現場,鹿邑縣人民政府與澄明食品工業園達成多項簽約。
2023年河南預制菜如何應對挑戰、抓住機遇?聽聽他們怎么說
預制菜生產過程中,食材品質和味道良莠不齊是目前的行業痛點。如何解決?
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所預制菜首席研究員張春暉在主題演講時表示,工業轉換是核心。“工業轉換能夠通過技藝數字化、工藝標準化、生產裝備化和品質傳統化,將廚藝、廚師和廚房轉變工藝、工人和工廠并保證品質的傳承,最終實現預制菜工業化。”張春暉稱,當下中國菜系約70%為炒菜,而如何發展智能連續炒制技術與裝備是發掘預制菜的重點。
“C端預制菜市場,將是下一個消費大藍海。”啟承資本投資人鄭博從多角度對中國預制菜的發展,進行了分析與展望,“B端成本效率優化和C端時機成熟共同驅動中國預制菜發展”。
“預制菜可以有效幫助餐飲企業降本增效,家庭結構、消費習慣的改變,促使預制菜在C端市場時機成熟。”鄭博認為,產品上持續大單品的輸出、冷鏈物流的發展、廚房工具的更新,都會加快預制菜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