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后算力將像水和電一樣“觸手可及”。2月20日,依托上海超算中心建設并運營的上海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務平臺揭牌投用,并與首批客戶、合作伙伴現場簽署合作備忘錄。
隨著“東數西算”布局不斷推進,由計算、存儲和網絡組成的算力產業,已成為數字產業化的核心構成和產業數字化的賦能關鍵。“算力不僅是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點。誰的算力更強,誰就能在發展中贏得主動。”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湯文侃表示,上海市公共算力服務平臺將更好滿足科研機構和廣大中小微企業實際算力需求,積極探索算力調度新模式。
作為全國信息化發展的“排頭兵”,上海具有良好的算力網絡發展基礎。數據顯示,目前上海在用機架總數超20萬個,近3年分批支持了27個共8.8萬機架的新建數據中心項目,在用算力規模超13百億億次秒(EFLOPS),在建算力規模超7百億億次秒(EFLOPS)。目前,騰訊長三角人工智能先進計算中心、阿里云華東智能算力中心、商湯科技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上海有孚臨港云計算數據中心等智算中心逐步投產,將為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提供堅實的算力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