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市場回顧
上周滬深300指數下跌1.75%,上證綜指下跌1.12%,深證成指下跌2.18%,創業板指下跌3.76%;分行業來看,上周漲幅前三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美容護理板塊(+3.53%)漲幅第一,主因前期滯漲板塊近期受到資金面關注;
食品飲料板塊(+1.62%)漲幅第二,主因食品飲料兼具穩增長復蘇要求及防御要求;
石油石化板塊(+0.69%)漲幅第三,主因石油價格近期有所反彈,且具備估值優勢;
上周跌幅前三為:
電力設備板塊(-4.06%)跌幅第一,主因光伏及新能源因裝機不及預期有所調整;
電子板塊(-3.29%)跌幅第二,主因消費復蘇不及預期及地緣政治仍不穩定;
房地產板塊(-3.16%)跌幅第三,主因房地產行業近期數據表現不及預期。
(數據來源:wind,截止日期:2023/2/17)
中歐觀點
自去年11月以來市場情緒面以及估值的回暖促使投資者開始獲利止盈,此外美國1月份通脹數據環比上漲讓市場對美聯儲將持續加息的預期進一步抬升,美元指數走強導致市場快速調整。在經濟的復蘇趨勢得到高頻數據的有效確立之前,市場的波動率可能將持續偏高。此外基于基本面的行業輪動所產生的再配置需求可能將進一步驅動資金面的結構失衡。在經濟復蘇預期受到一月強勢PMI驅動的背景下,偏成長和防御行業配置為主的機構可能將出現更多向價值和周期行業的配置傾斜。
配置建議
預計復蘇仍是國內經濟中長期的趨勢,但耐用品復蘇的空間受限、出口下行將驅動市場展現出更多結構性機會。經濟企穩預期之下,周期行業的估值有望先于經濟數據的改善提前獲得修復,因此短期的市場調整將貢獻較好的年內再配置機會。建議關注其中受益政策預期的非銀金融和地產鏈消費、投資端復工預期帶動的建材和建筑行業以及可選消費相關的醫療服務、線下娛樂和白酒等。
對于債券市場,當前并未到利空出盡的時刻,金融數據、消費、地產都在環比改善;年初地方債供給量大,也不至于出現2021年配置盤驅動的集體踏空行情,利率維持偏空看法,二季度經濟見頂之后可能會有一波下行機會。未來高度關注資金面的情況,如果緊張狀況持續,那么需要重新審視杠桿策略。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