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全國審計工作會議12日在北京以視頻形式召開。會議強調,做好2023年審計工作,要圍繞財政、貨幣、產業等五大政策取向,突出綱舉目張的重大問題,立足經濟監督定位,聚焦財政財務收支真實合法效益審計主責主業,推動經濟運行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會議提出,做好中央財政管理、地方財政收支、稅收征管等審計,密切關注中央財政支出結構和強度、對下轉移支付及財政直達資金分配使用、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減稅降費政策落實等情況,盯緊看好寶貴的財政資金,推動在有效支持高質量發展中保障財政可持續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可控。
同時,圍繞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的要求,深入開展金融審計。結合金融機構領導人員經濟責任、重點金融機構政策落實等審計,推動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支持力度。及時揭示和反映傾向性、苗頭性問題,推動壓實各方責任,防止形成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
會議指出,圍繞產業政策要發展和安全并舉的要求,深入開展相關專項審計。以財政財務收支真實合法效益為切入點,對水利、鐵路等重大項目,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等重大戰略,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等重大舉措開展審計,推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各項審計都要密切關注產業政策涉及的中小企業賬款清欠、助企紓困相關措施、節能減排等情況,保障好民營企業合法權益。
會議指出,圍繞社會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線的要求,深入開展民生審計。以推動兜牢民生底線為目標,組織全國審計機關開展就業、醫療、教育等重點民生資金和項目審計,嚴肅查處沖擊道德底線、未兜牢民生底線等問題,維護好民眾切身利益。
會議強調,充分發揮審計在反腐治亂中的重要作用。以零容忍的態度,嚴肅查處重大財務舞弊、財經數據造假、胡支亂花、亂存亂放等擾亂財經秩序問題;嚴肅查處違規舉借債務、興建樓堂館所和形象工程等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問題;嚴肅查處擠占挪用、騙取套取民生資金、罔顧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等沖擊道德底線問題;嚴肅查處企業、金融、生態環境、能源資源等領域重大損失損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