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2023年開年,不少外資項目都按下了在中國業務拓展的“快進鍵”,一些外資企業還加速總部項目、制造基地、研發中心等建設。不少外企負責人表示,看好中國大市場潛力、經濟前景和開放政策,未來將繼續堅定信心,深耕中國市場。
施耐德電氣執行副總裁,中國及東亞區總裁尹正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著力推進產業結構升級、邁向雙碳目標,與施耐德電氣在技術專長與行業經驗方面的優勢高度契合,未來將進一步扎根中國市場,深耕中國市場。
在尹正看來,中國市場的活力和韌性源于多個方面,首先,不斷升級的市場。產業升級帶來了大量新機遇。雙碳背景下,中國市場對于綠色創新產品和低碳解決方案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同時,數字化技術更加深入到各個產業,產業轉型升級也將加速,對數字化技術和解決方案的需求也在提升。
其次,完善的產業鏈。“中國的產業鏈門類齊全、完善,在國內找到質量好的供應商,比在其他任何區域都容易。施耐德電氣供應鏈實現了90%的本土采購率,這種以短鏈為特征的本土化供應鏈也讓我們能夠在疫情時代保持韌性,敏捷快速應對市場需求的變化。”尹正說。
此外,尹正認為,“中國擁有良好的創新環境、豐富的人才資源和生態伙伴資源,中國產業的領先發展也創造了更多先進的數字化應用場景和需求,這些因素都吸引我們在中國持續投入創新研發。”
近幾年,中國在擴大開放、保護知識產權、保障外資企業國民待遇等方面的利好政策的陸續出臺。例如,《外商投資法》等政策法規的出臺不斷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為創新營造了良好的氛圍。近兩年,中國提出將進一步擴大開放,這進一步彰顯了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開放的決心。
“中國擴大開放的舉措有效強化了全球經貿合作、促進聯合創新、加快先進技術的推廣,對全球經濟的復蘇和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堅定了包括施耐德電氣在內的外資企業深耕中國的決心。”尹正表示。
對施耐德電氣來說,中國不僅是巨大的市場,更是發展的動力和創新的源泉。尹正表示,“施耐德電氣將以全球領先的數字化技術結合可持續發展經驗,為中國產業帶來更多綠色智能制造、綠色能源管理相關解決方案,并不斷拓展和深化中國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