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1月14日訊(記者 杜丁)日前在“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學術研討會”上,醫聯宣布成立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俗稱多動癥)數字療法醫生聯盟,并聯合北大醫療腦健康上線了一款兒童注意力數字療法產品。
(資料圖片)
該產品以國家⾃然基⾦委員會課題為依托,由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首都師范大學、北大醫療腦健康專家聯合研發,針對四大核心注意力認知成分進行訓練,治療效果經過臨床研究驗證有效,且相較線下注意力訓練,大約可節省50%時間,80%費用。
ADHD核心癥狀是注意缺陷、多動、沖動
據介紹,ADHD領域臨床醫生加入聯盟后,可通過醫聯互聯網醫院為患者復診,并為有注意力訓練需求的患者開具數字療法處方。對于患者而言,借助數字化干預手段,打破時間地域和應用場景限制,省去預約和往返醫院的舟車勞頓及成本支出,實現更好的干預效果。
資料顯示,目前我國6-17歲的兒童和青少年ADHD的患病率約6.26%。
國內研究兒童心理行為問題領頭人,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王玉鳳教授表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和研究,對ADHD的遺傳、認知和治療有了一定了解。ADHD的早期識別、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干預,對疾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北大醫療腦健康研發的這款ADHD數字療法產品的臨床數據證明,將注意持續性提升22%、加工效率提升20%、集中性靈活性提升15%,治療效果顯著,也收到了家長們的很多積極反饋。”
關于ADHD的臨床診斷,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孫黎教授指出,ADHD的核心癥狀是注意缺陷、多動、沖動,但癥狀表現會因性別稍有差異,再加上相關專業人員的缺乏、社會對ADHD的認知有限等多因素,導致ADHD在臨床上存在很多誤診、漏診情況發生。“數字療法產品的推廣應用有利于緩解ADHD診療醫療資源分布不均、供需失衡等問題,讓更多患兒有機會接受正規治療。”
ADHD數字療法為醫患帶來多重價值
考慮到ADHD的疾病特征、傳統治療方法的局限與風險,全球都在研發新的有效的治療手段,數字療法即是當下最新,也是最火熱的賽道之一。
北大醫療腦健康行為發展教研院執行院長吉寧表示,北大醫療腦健康深耕兒童精神心理領域8年,致力于搭建、完善兒童康復網絡,已累計幫助超20萬名康復從業者職業提升,幫助超10萬個特殊教育需求家庭獲得專業的康復教育。“此次攜手醫聯,希望借助醫聯平臺的資源優勢,推動行業專業化、標準化、數字化進程。”
此次研討會由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兒童腦科學與腦健康促進專業委員會、北大醫療腦健康行為發展教研院主辦,醫聯承辦。醫聯集團產品總監、數字療法方向負責人蔡楊表示,“醫聯數字療法發行平臺能夠幫助到如北大醫療腦健康這樣的合作伙伴,讓他們優秀的數字療法能夠快速的獲取、融于海量的線上醫患診療場景之中。平臺也拓展了線上診療邊界,醫生可以解決患者更多的問題,實現多方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