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作者:盧夢雪 冉學東
湖北銀行上市進程傳來新消息。近日,證監會披露的信息顯示,湖北銀行A股上市申請材料已于10月30日被證監會接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湖北銀行的上市計劃開始于2015年,于2020年全面啟動上市申報工作。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6月底,湖北銀行總資產為3861.27億元,同比增長11.85%,總負債3576.15億元,同比增長13.42%,歸母凈利潤12.43億元,同比增長12.02%。
相關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分析表示,上市對城商行改善經營管理、優化公司治理,拓寬資本補充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同時,對于支持地方經濟,促進地方金融穩定也有積極意義。
申請材料被接收
10月31日,證監會披露顯示,湖北銀行IPO相關材料已于10月30日獲證監會接收,但具體上市地點、發行數量及募資規模暫未披露。
湖北銀行的上市計劃2015年就已開始籌備。彼時,為加快推進轉型發展,該行董事會將上市提上議事日程。2018年,該行又在年報中將“五年上市”作為目標規劃提出。2020年9月,湖北銀行上市申報工作全面啟動,并于2021年4月與中信證券簽署輔導協議,向湖北證監局報送輔導備案申請材料。
后續,湖北銀行上市步伐加快。
在今年9月16日召開的股東大會上,湖北銀行審議了《關于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票攤薄即期回報及填補措施的議案》;9月28日,湖北銀保監局發布《關于同意湖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募集股份和上市交易股份的批復》,同意湖北銀行依法依規向中國證監會申請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并上市,公開發行的股票數量為不超過253721.8224萬股。本次發行所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應全部用于充實湖北銀行資本金。
金融系統業內人士武忠言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就主板IPO而言,鑒于尚未實行注冊制,尚需經證監會審核。
“審核工作流程分為受理、反饋會、初審會、發審會、封卷、核準發行等主要環節,分別由不同處室負責,相互配合、相互制約。對每一個發行人的審核決定均通過會議以集體討論的方式提出意見,避免個人決斷。因此,上市申請材料被證監會接收僅僅才開始。”武忠言表示。
湖北銀行由湖北省內5家城商行合并重組而成,于2010年經銀監會正式批復籌建。2022年中報顯示,截至2022年6月底,湖北銀行歸母凈利潤12.43億元,同比增長12.02%。
近年來,湖北銀行規模擴張速度較快,資產負債持續擴表。2022年上半年總資產為3861.27億元,同比增長11.85%,總負債3576.15億元,同比增長13.42%。
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22年年中,該行貸款總額2052.33億元,關注類貸款余額61.66億元,不良貸款余額40.47億元,不良貸款率1.97%,較年初下降0.13個百分點,資產質量進一步好轉。
但該行的資本充足率近年來卻處于下降趨勢。
根據湖北銀行披露的數據,2021年末,該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3.85%、10.96%、10.58%,其中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較2020年下滑了0.05、0.43個百分點。截至今年9月末,該行上述三項數據分別為12.53%、9.85%、9.51%,這意味著三季度末該行資本充足水平進一步下滑。
同時,近兩年來,湖北銀行管理層也風波不斷。2021年4月30日,湖北銀行原黨委委員、副行長文耀清被開除黨籍和公職;今年5月30日,湖北銀行首任董事長的陳大林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湖北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中小銀行積極IPO
近兩年來,上市銀行陣容持續擴容,蘭州銀行、重慶銀行、齊魯銀行、瑞豐銀行、上海農商行等均在近兩年成功實現A股上市。
同時,多家銀行也在排隊上市的路上,如廈門農商行、江蘇大豐農商行,及與湖北銀行同屬于湖北省的漢口銀行。
作為湖北省資產規模最大的城商行,漢口銀行今年9月末的資產規模近5000億元,但該行籌備上市已多年,自2010年就啟動了上市輔導,2020年12月,獲得湖北銀保監局批復A股上市,發行規模不超過13.76億股,后續再無進展。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民營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7.26%、13.28%、12.73%、12.44%、12.25%,均較一季度下滑,可見中小銀行相對于其他類型銀行資本充足水平偏弱,資本補充壓力較大。
郵儲銀行戰略發展部韓軍偉指出,城商行、農商行服務對象多為三農、小微企業,資本消耗大,更需要補充資本、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而IPO就是其補充資本的重要途徑。“但中小銀行往往存在公司治理不完善、不良貸款率高、業務穩定性不強、風險事件頻發等情況,使得監管機構對其上市更加審慎。”
“上市有利于規范中小銀行公司治理,提升銀行品牌價值和市場形象,拓寬其融資渠道,促進銀行發展壯大等。”武忠言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內蒙古銀行戰略研究部總經理楊海平則指出,目前區域性銀行上市的重要推動力量是地方政府。
“相當大比例的城商行大股東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認識到了地方銀行上市對于本地經濟金融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區域性銀行上市后,面臨著更嚴格的監管,更有利于整個地區的金融穩定;另一方面,高質量的區域性銀行對于區域性金融體系建設意義重大;此外,區域性銀行上市,能夠有更強的實力支持地區經濟發展。”楊海平分析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