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3月23日訊 昨日,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復星醫藥”,600196.SH;02196.HK)公布的2021年度(“報告期”)經營業績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390.05億元,同比增長28.70%。
其中,全球化運營能力進一步提升,中國大陸以外地區和其他國家收入占比達到34.8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47.35億元,同比增長29.2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32.77億元,同比增長20.60%;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39.49億元,同比增長53.07%。
2021年研發投入49.75億元
報告期內,復星醫藥持續加大創新研發投入,全年研發投入共計49.75億元,同比增長24.28%;其中,研發費用為38.34億元,同比增加10.39億元、增長37.17%。
制藥業務研發投入為44.86億元,同比增長22.23%,制藥業務研發投入占制藥業務收入的15.52%;其中,研發費用為33.59億元,同比增加8.91億元,增長36.10%,占制藥業務收入的11.62%。
截至報告期末,復星醫藥研發人員超過2,800人,其中超過1,500人擁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約占本集團在職員工總數的7.85%。截至報告期末,復星醫藥在研創新藥、生物類似藥、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等項目超240項。
復星醫藥表示,經過超過十余年的持續投入,近三年來漢利康、漢曲優、蘇可欣、復必泰(mRNA新冠疫苗)等多個品種獲批上市并放量銷售,創新研發加速落地,推動業績可持續增長。2021年度,新品和次新品收入在制藥業務中收入占比超過25%,收入結構持續優化。
報告期內,自研產品漢利康(利妥昔單抗注射液)實現收入16.90億元,同比增長125.33%;2020年下半年上市的漢曲優(注射用曲妥珠單抗)、蘇可欣(馬來酸阿伐曲泊帕片)于2021年內分別實現收入9.30億元和4.26億元;受益于米卡芬凈、依諾肝素鈉注射液以及上市新產品的貢獻,報告期內Gland Pharma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9.48%(根據Gland Pharma本幣財務報表)。
由復星醫藥和德國百歐恩泰(BioNTech)合作開發的mRNA新冠疫苗復必泰于2021年3月被納入港澳地區政府接種計劃,2021年9月在中國臺灣地區開展接種。截至 2022年2月末,該款疫苗于港澳臺地區已累計接種超2,000萬劑,助力港澳臺地區建立新冠免疫屏障。
基本形成研產銷全覆蓋的全球化業務格局
通過前瞻性的全球化布局,復星醫藥已經初步形成了研發、生產及商業化的全球化運營體系,并且持續深耕海外市場,全面加速全球化進程。
報告期內,復星醫藥在中國大陸以外地區和其他國家收入135.99億元,占比達到34.86%。海外能力持續強化,以美國為第二總部,基本形成研產銷全覆蓋的全球化業務格局。
截至報告期末,復星醫藥海外商業化團隊超1,200人,已在美國、非洲及歐洲搭建營銷平臺并實現向美國市場的制劑直接銷售,復銳醫療科技(Sisram)、Breas等醫療器械業務已覆蓋中國、美國、歐洲等主要地區,復星診斷新冠檢測試劑已在十多個國家進行銷售。報告期內,非洲首個區域性藥品分銷中心科特迪瓦分銷中心正式投入運營,業務在南蘇丹取得實質性銷售突破;印度控股子公司Gland Pharma報告期內共計13個仿制藥產品獲得美國FDA上市批準。
截至2022年1月,復星醫藥通過WHO-PQ的抗瘧系列產品總數已增至30個,其中包括26個制劑產品和4個原料藥產品,是全球通過該認證數量最多的抗瘧藥生產企業。
復星醫藥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吳以芳表示,在新冠疫情常態化背景下,復星醫藥持續推進創新轉型和全球化全能力建設,2021年度實現業績穩健增長,收入結構持續優化。“圍繞疫情防控需求,復星醫藥加快抗疫相關產品的科技創新,保障抗疫物資和戰略產品供應。面向未來,復星醫藥將繼續堅持4IN(即創新、國際化、整合、智能化)戰略,圍繞未滿足需求的治療領域積極布局新技術和產品,通過自主研發、合作開發、許可引進和深度孵化等多元化、多層次的合作模式對接全球優秀科學人才,推動創新技術和產品的開發和落地。同時,基于現有的醫療資源優勢及互聯網平臺,積極探索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模式,推動醫療互聯網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