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11月21日電 題:彰顯中國全面小康的世界貢獻——“全面小康和脫貧攻堅的中國實踐與世界貢獻”主題展覽側記
新華社記者 丁樂
“全面小康和脫貧攻堅的中國實踐與世界貢獻”主題展覽于20日至22日在廣州舉辦,作為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活動之一,展覽精選170張照片,展示中國在世界減貧史上創造的奇跡,呈現中國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之路的精神風貌。本次展覽線上線下雙語同步展出,線上部分將持續至2021年1月22日。
展覽由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主辦,從“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道路通,百業興”“堅持社會動員,凝聚各方力量”“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6個維度,生動詮釋中國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
舊貌換新顏,脫貧成效有目共睹。展出圖片中,廢舊窯洞被改建成圖書館、醫護人員為老人上門檢查、農村搬遷戶住進安置小區……教育、醫療、住房等方面的保障加強,貧困地區發展顯著加快。西北沙漠復綠、沿海風光明媚,山間宛如彩虹的大橋、公路……中國走出一條生態扶貧的特色路子,傳統與現代完美融合。
透過一張張笑顏,觀眾不僅看到個人奮斗的喜悅,還有全社會的守望相助。土家族妹子直播推銷特產、加工產業助留守婦女家門口上班、村民開起茶館迎接游客……電商扶貧、產業扶貧、旅游扶貧等新動能注入,貧困戶就業創收渠道更多。
管中窺豹,中國一直堅定地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成效之顯著、影響之深遠,前所未有,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2016年至2019年,中國超過5000萬農村貧困人口擺脫絕對貧困,中國的減貧實踐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
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諾羅夫說,中國“十三五”期間的發展非常成功,也為全球的扶貧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今天中國扶貧的寶貴經驗,正在許多國家得到推廣。
阿聯酋駐廣州總領事拉哈曼·本·阿卜杜·拉赫曼·沙姆希認為,消除貧困是全人類的共同使命,中國讓數量如此龐大的人口快速脫貧,這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很難在較短時間內實現的,中國的脫貧經驗為世界提供了正面教材,中國脫貧的成果對世界意義重大。
“讀懂中國”國際會議迄今已成功舉辦4屆。本屆會議以“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征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600余位國內外人士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會,為豐富讀懂中國的內容,大會舉辦10場研討會,策劃多種形式的配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