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界面新聞
文章作者:李丹萍
近日,安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安信信托”、“*ST安信披露訴訟進展公告,法院裁定準許中國信托業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信保基金”)拍賣、變賣該公司持有的大童保險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童保險”)32.98%股權,用以償還約15億元的債務。
業內人士介紹,安信信托持股大童保險的幾年,回報較為可觀,作為國內頭部保險中介公司,大童保險的三成股權,應當有資本青睞,較之股東方,大童保險或會更為積極尋求理念相合的財務投資者來接盤,避免經營分歧。
對于安信信托而言,當下的要緊事仍是清收重組工作,但就進展來看,較為緩慢。2018年、2019年,安信信托已連續兩年出現重大虧損,預計 2020年度凈利潤仍為負值,逼近退市邊緣。
信托保障基金追債安信信托 拍賣大童保險抵債
據悉,*ST安信收到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2020)京0111民特814號 《民事裁定書》,裁定如下,準許信保基金拍賣、變賣被申請人安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質押的其持有的大童保險32. 98%股權,將所得拍賣、變賣價款優先清償被申請人安信信托三份《流動性支持協議》項下欠付的流動性支持資金本金 12 億元及相應的資金占用費、違約金,合計約 14.9 億元。
藍鯨保險了解到,2019年4月29日、2019年5月28日、2019年5月31日,安信信托與信保基金簽訂了三份《流動性支持協議》,為擔保項下債權的實現,雙方又簽訂《最高額質押合同》,約定安信信托以持有的大童保險35%股權提供最高額質押擔保,擔保質押債權范圍為主合同項下申請人對被申請人享受的全部債權,質押股權擔保的最高債權額20億元。
但在上述合同履行過程中,安信信托未能按期、足額向信保基金償還資金占用費,且流動性支持資金到期后,也未償還流動性支持資金本金,構成違約。
故而,信保基金開始“追債”,向法院提起上訴,要求拍賣、變賣安信信托所質押的大童保險相應股權,用于償還債務。
安信信托對大童保險的持股,要追溯到2015年,當年7月,安信信托在復牌提示性公告中稱,基于對未來發展信心及繼續增強公司競爭力的需要,提升盈利水平和業績,維護股價的合理與穩定,正商洽以3億元以上自有資金投資大童保險。次年,安信信托以5.08億元拿下大童保險35%股權,加速金融板塊布局。2019年12月,大童保險進行了新一輪融資,安信信托持有的股比稀釋至32.98%。
持有4年以來,大童保險也為安信信托提供了較為豐厚的投資回報,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投資收益分別為162.85萬元、6392.95萬元、8292.94萬元、6408.49萬元,截至2019年年末,總投資收益約2.13億元。
截至2020年10月末,安信信托持有的大童保險32.98%股權,賬面價值約為6.5億元,較買入價格有所增值。一位投資人士表示,從收益來看,安信信托對大童保險的持股可謂一筆不錯的財務投資,最后的拍賣估值價或較賬面價值有溢價,應當有資本青睞。
不過,保險業內人士張明明分析指出,現階段保險中介公司股權交易市場遇冷,一方面與行業盈利能力不高相關,另一方面也受限于強監管。
一位保險中介公司負責人告訴藍鯨保險,從行業角度來看,大童保險在國內保險中介公司領域處于頭部位置,保費規模、盈利水平都較為可觀,該筆股權也相對優質,理應有資本感興趣,一方面是股權占比相對集中,可成為大股東;另一方面從安信信托持股大童保險的投資收益來看,回報率不錯,財務收益有保障。
不過,該位負責人也指出,近年資本對經營傳統壽險中介業務的經紀公司,相對謹慎,考慮到穩定期之后的發展瓶頸,更樂于投向具備科技創新、渠道創新的公司,“當股權被拍賣成為大概率事件,預判大童保險會主動出擊,尋找經營理念相對一致的接盤方,引入作為財務投資者,經營管理權保留在蔣銘為主的領導團隊中”。
對于大童保險股權處置事項,安信信托回應藍鯨保險稱,“一切以上市公司公告為準”。
此前,大童保險董事長蔣銘則對媒體表示,安信信托是公司財務投資人而非控股股東,不參與經營,公司發展與安信信托所持股權處置無直接關系。
安信信托預計2020年凈虧損 退市風險逼近
作為A股僅有的兩家上市信托公司之一,安信信托當前經營狀況,仍不算樂觀。
2018年下半年開始,安信信托風險逐步暴露,業績變臉,多位高管出走。2020年,安信信托收到銀保監會上海監管局出具的《審慎監管強制措施決定書》以及《行政處罰決定書》,經調查認定,安信信托在業務中存在多項違規行為,被暫停自主類資金信托業務以及限制向股東上海國之杰分配紅利,并處以1400萬元罰款。
此外,由于安信信托在前期的信托業務中簽署了部分兜底協議,由此引發的訴訟數額較大。發生的多起訴訟顯示,安信信托存在以簽署《信托受益權轉讓協議》、《框架合作協議》或出具《流動性支持函》等形式提供保底承諾等事項的情況。截至 2020年 6 月 30日,因提供保底承諾等原因引發訴訟 40宗(存續),涉訴金額高達178.05 億元。
對于存量項目的風險化解仍是重中之重。安信信托表示,清收工作是今年的工作重點,將在認真梳理存續項目資產基礎上,進一步明確階段性清收目標和具體方案,先易后難注重實效,針對每個項目排出清收處置時間表,積極采取多種手段如資產轉讓、資產重組、交易對手再融資、增強風控措施、破產債權救濟、司法保全、訴訟等方式對到期項目進行清收,對底層資產進行變現,切實落實資產清收工作。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安信信托的信托業務兌付本益共 186.97 億元,其中主動管理類信托兌付投資者本益 74.21 億元;通道類業務兌付本益 112.76 億元。同時,通過資產清收,2020年 1-6 月固有業務收取信托報酬 1.53 億元,以增加固有業務的流動性。
重組工作也在同步進行中,目前,安信信托與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等企業及相關方協商重組方案,在有關部門和重組工作組指導下開展風險化解的相關工作。
“原本以為是很明朗的,但目前形勢看來可能也存在不確定的因素,并沒有更新更權威推進的具體措施,重組方應當也在仔細評估債務規模、資產質量以及流動性,以及到期信托計劃如何兌付,信托業務與固有業務之間的關系等,相當錯綜復雜”,上海律師協會信托計劃委員會副主任馮家慶對藍鯨保險分析道。
值一提的是,在三季度報告中,安信信托坦言,2020年 1-9 月計提金融資產資產減值損失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約 35.05 億元,“受此影響預計 2020年度凈利潤為虧損”。而在前兩年,安信信托已然發生重大虧損,2018 年度發生凈虧損人民幣 18.34 億元,安信信托 2019 年度發生凈虧損人民幣 39.94 億元 ,退市風險步步逼近。
“由于信托公司業務的復雜性與特殊性,其在金融業態中重要性不斷提升,我們也需要更關注信托行業的風險,以及風險所帶來的一些衍生問題和后果”,馮家慶指出,“經濟形勢越來越多元化、復雜化,安信信托的事件也警示我們,花無百日紅,行業有周期,市場有風險,需要敬畏風險,更合規審慎地開展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