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鵝公鎮龍達數據線就業“扶貧車間”,各種類型的機器轟鳴運轉,工人正在對數據線進行合模、測試、包裝……車間里呈現一派繁忙的景象。
鵝公鎮是離定南縣城較遠的一個鄉鎮,但教育、醫療等配套設施齊全,人口相對聚集,人力資源豐富。同時,寧定高速在此設有永久性出口,南下珠三角地區可高速直達,交通便捷,這些都為勞動力密集型的電子工廠“下鄉”提供了基礎。
“我已經在這里工作兩三年了,工作時間靈活,還能接送孫子上學,每月務工收入有一千多元,挺好。”在數據線加工廠的扶貧車間,胡展嬌正專注地操作著機器,只見一根根數據線在她的手里迅速完成品檢。
在這個扶貧車間,從剝線、點錫、鑄塑,到品檢、打包,分工明確、流水作業,手工和器械操作都簡單易學,適合不同年齡的貧困戶家門口就業,像胡展嬌這樣在扶貧車間就業的貧困戶有30人。定南縣積極探索了“龍頭企業+扶貧車間+貧困戶”的扶貧模式,采取靈活務工的方式,務工人員既可以在工廠務工,也可以選擇拿回家加工制作,實現務工和照顧家庭兩不誤。
小產業要實現扶貧大作為,離不開市場和政府的聯動作用。對此,龍達數據線加工廠負責人龍志平感觸頗深。他說,目前數據線加工產業需要的各種配件原材料及小型生產機器,足不出縣便可買到,生產出的數據線成品由專線物流公司上門收件發貨。
產業是脫貧攻堅的根本,是鄉村振興的核心。產業扶貧車間就業門檻較低、工作地點靈活,在脫貧攻堅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為此,定南縣出臺崗位補貼、房租水電補貼、一次性建設補助等優惠政策,鎮企聯動落實技能培訓、崗位開發、勞務協作、就業服務等幫扶措施,為扶貧車間提供全方位服務。
如今,像龍達數據線加工廠這樣的企業,在鵝公鎮有22家,年產數據線達21億根,帶動貧困戶就業150多人,鵝公鎮也被外界譽為“華南地區數據線生產第一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