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邀請鐵路扶貧干部和典型代表講述鐵路扶貧故事,并答記者問。
周軍偉是云桂鐵路廣西公司桂南高鐵建設指揮部指揮長,他參與指揮修建的貴陽至南寧高鐵是國家交通扶貧“雙百”工程之一,是鐵路建設扶貧行動方案中14個集中連片貧困區的精準扶貧項目。該高鐵穿越全國唯一的毛南族自治縣——廣西環江縣,圓了毛南族群眾的高鐵夢。建設過程中,他通過擴大當地勞務用工、培訓群眾技能、采購當地物資、幫助修建道路、建設通訊基站等方式,千方百計幫助毛南族群眾脫貧致富。貴南高鐵開工以來,累計安排當地勞務人員就業7千余人次,支付工資超過6800萬元,租用當地設備1900臺,支付費用超過1.25億元,采購當地生產生活物資累計9.1億元,給沿線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周軍偉表示,能參與其中,奉獻其中,使他感到光榮,更深深感受到建好這條高鐵對沿線老百姓的重要意義。
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駐湖北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賀家坪鎮青崗坪村第一書記郭兵,自駐村以來,爭取幫扶資金修公路、裝路燈、建茶廠,解決了安全飲水和危房改造等問題。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又帶頭組織封閉管理、代購運送生活物資等,確保村民無一人感染。隨后又積極組織村民春耕備耕恢復生產,幫助外出務工村民聯系專車專列。駐村扶貧期間,他還堅持白天走、干、看,晚上讀、寫、想,寫下1000多篇見證青崗坪村脫貧攻堅奔小康歷程的扶貧日記,現在,這些扶貧日記已被宜昌博物館收藏。
阿西阿呷是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客運段列車5633/5634次“慢火車”列車長,她值乘的“慢火車”途徑“三區三州”之一的大涼山彝族聚居地,交通條件極為不便。在她從事乘務工作24年來,以“一輩子一趟車”的真情,始終守護著這趟彝族同胞的“趕集車”“致富車”“求學車”,用心用情服務彝族百姓出行,與沿線彝族同胞建立了深厚感情,被稱為“大涼山美麗的索瑪花”。
周勝展是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扶貧干部、國鐵集團派駐河南欒川縣掛職副縣長。他從創新產業扶貧機制著手,探索“鐵路+旅游”“鐵路黨建+扶貧”等鐵路幫扶新模式,幫助村集體和貧困戶增收,成功打造“鐵路小鎮”扶貧項目。從2017年12月28日來到欒川縣至今,他走遍了欒川15個鄉鎮、三分之二的村莊,參與了56個鐵路幫扶項目的建設。他說,能為老百姓辦些實事,感到幸福和自豪。
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選派駐寧夏固原市原州區姚磨村的工作隊員晁寧,是一名90后大學生,畢業于蘭州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專業。自2018年4月起,他先后在固原市原州區的宋洼村、毛莊村、姚磨村駐村,與鄉親們同吃同住,一起修房子搞項目,幫助貧困村實施產業幫扶、危房改造,修建智能溫室、文化廣場等。他認為,能夠在基層參與脫貧攻堅事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貢獻青春熱血,是人生中最難忘的經歷與財富,更是像他這種從大山里走出來的孩子的使命擔當。
據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推動建設扶貧、運輸扶貧和定點扶貧,展現國鐵企業的責任擔當,為貧困地區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作出了積極貢獻。截至目前,國鐵集團定點扶貧的4個縣和省級黨委政府部署的51個鐵路定點扶貧村如期脫貧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