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鹽窩鎮是一個歷史文化名鎮,這里村落眾多,每個村莊都是一部歷史,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和品格。為挖掘、整理濃厚的文史資料,提升文化品位、傳承歷史文化,今年以來,該鎮在縣政協的指導下,實施了“村莊記憶”搜集和整理工作。
“編纂文史資料是認識過去、服務當前、開創未來、惠及后世的一項重要工作。鎮里為此成立了專班,邀請了著名攝影師,并成立了三親(親歷、親見、親聞)顧問團。自8月以來,專班成員深入各村落,或漫步在村莊小道,或走進農戶家里,用手中的相機與筆記錄下多姿多彩的村莊印象。”該鎮統戰委員劉夢楨介紹。
專班從“村莊的區位坐落、主導產業、村名來歷、姓氏組成及隸屬沿革”入手,堅持把“精、準、深、實”理念貫穿于工作全過程,力求真實地反映村莊發展軌跡,記錄奮斗歷程,訴說憂患興衰,謳歌幸福生活,驗證滄海桑田。
專班成員孟凡儉表示,“每一個村莊的變遷都印證著一個個時代發展的軌跡,在當下村莊快速發展的時代,要想全方位記錄村落的歷史和現狀,保護和搶救村落文明,最好的方式就是編修志書,用文字和照片將其記載下來。在這方面,我們用心去做了,力爭做到無遺漏、無遺憾,以此傳承文明,留住美好的鄉村記憶。”
截至目前,鹽窩鎮125個村的文字史料采集工作已全部完成,拍攝影像資料2.5萬余張,搜集老照片76張。下一步,專班將對搜集整理的資料進行進一步的梳理、校對和編排,并在縣政協的統一領導下編寫志書。(楊秀成 李學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