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書記,這報紙上寫的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我們村還有新變化啊?”捧報跟學的李大娘提了問。
“李大娘,你說的沒錯,這些年搞精準扶貧,咱們獅山村從‘窮窩窩’里翻了身,發展起了萬畝大壩蔬菜、金銀花、中藥材基地。下一個五年,咱們還要繼續按照規劃擼起袖子加油干,把村建設成美麗鄉村,老百姓的日子會更紅火的!”貴州省綏陽縣鄭場鎮獅山村支部書記黃剛結合村情實際,為大家邊讀報邊解答,對未來信心滿滿。
與前期不同的是什么呢?據該鎮組織委員熊一春介紹,今年4月以來,自開展基層黨建“整鎮推進”工程后,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穩步推行“一肩挑”,改善了辦公地和鄉村舞臺、健身器材、籃球架、乒乓球臺等。村里的夜晚,不逢雨天都會響起優美的歌聲。由支部引領,村民當主角,實行村干部、駐村工作隊員網格化負責包保村民小組的節目編制表演,實行“周周有演出、月月有精品”,實現了老百姓“家門口看大戲”。活動包括詩詞朗誦、歌舞演唱、武術太極、相聲小品、脫貧致富故事、農村實用技術問題等內容,多形式的鄉村舞臺活動,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激發了群眾致富奔康的內生動力。
鄉村舞臺“火熱”的背后,是遵義市推進基層黨建“整鎮推進、整縣提升”背景下的文化振興,堅持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兩手抓”,以鄉村舞臺為載體大力開展“雙扶”教育,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來引領鄉村文明新風,注入了鄉村振興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