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今日開展8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中標利率保持2.95%。對沖本月6000億元的到期量后,實現凈投放2000億元。
8000億元的MLF,是今年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操作,凈投放量也符合市場人士的預期。早間公告發出后,債市情緒明顯好轉,國債期貨一片飄紅。
“考慮到近期信用債市場違約,上周市場情緒有所波動,從上周三開始,央行已經恢復了公開市場的小額凈投放,今天繼續延續凈投放的操作,保證市場流動性的供應。”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表示。
實際上,近期隔夜利率相對較高,資金處在緊平衡的狀態。明明認為,未來央行可能保持中性的政策操作,等待年底前財政凈投放,來緩解流動性緊平衡的格局。
債市擔憂情緒顯著緩和
對于此次8000億元MLF操作,多數分析人士認為,基本符合市場預期。
從凈投放量上看,此次操作與前幾個月的規模基本保持一致。Wind數據顯示,8月、9月MLF凈投放量分別達到1500億元、4000億元,中長期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
江海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屈慶表示,8000億元MLF規模較為合理,對沖本月6000億元到期量后,凈投放量達到2000億元,延續前期合理寬裕的操作風格,同時也緩和了前期市場對于特殊時期貨幣政策退出的擔憂。
明明也認為,8000億元操作規模總體符合市場預期,適當超量續作,與之前兩三個月的操作慣例保持不變,價格保持不變,總體保持了相對中性的操作風格。
在近期信用債違約事件影響下,市場擔憂情緒加重。上周五資金面整體邊際趨緊,回購市場DR007加權平均利率升至2.61%,為今年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而10月末隔夜資金的異常趨緊,也使得11月以來,隔夜利率持續居高不下。
“近期信用風險事件,引發市場擔憂情緒,由于流動性投放是央行的常規工具,通過大規模流動性投放,對債市情緒會起到緩和作用。”屈慶表示。
公告發出后,國債期貨一片飄紅,債券市場已明顯感受到央媽的呵護之意。
資金面近期邊際趨緊
10月末,隔夜利率的大幅抬升,曾經給交易員留下深刻印象。
月初短暫的利率下行后,本月以來,隔夜利率仍然持續抬升,至11月10日,已經開始出現隔夜與7天資金利率的倒掛,這一趨勢如今愈演愈烈,11月12日、13日,DR001連續兩日升至2.5%以上,為1月以來的最高值。
從近期央行操作風格來看,由于月初以來,隔夜利率持續走高,臨近月中繳稅期,公開市場操作凈投放量也逐漸增加,上周共計凈投放2300億元。
“上周公開市場凈投放資金2300億元,國債和地方債消耗664.5億元,對超儲形成補充1635.5億元。但雙11支付機構的備付金鎖定流動性(后續將回流),再加上信用事件使得信用債質押困難,非銀機構流動性受到影響。”廣發證券固收團隊劉郁分析稱。
事實上,從非銀機構融資利率表現看,相較于銀行間市場的利差有所擴大,劉郁援引數據稱,11月13日,R007和DR007利差擴大至75bp,R001和DR001利差擴大至25bp,其中7天利差接近10月底水平。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10月下旬以來,受地方大型國企信用債違約事件等影響,以DR007為代表的短期市場利率再現上行,且同業存單發行利率等中期市場利率也繼續保持升勢,這將對沖銀行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等負債成本下降帶來的影響,意味著近期銀行平均邊際資金成本難現明顯下行。
偏中性操作風格有望延續
資金面邊際趨緊,也與市場擔憂特殊時期貨幣政策退出有關。不少分析人士認為,此次8000億元MLF操作,緩和了市場擔憂情緒。
王青認為,MLF連續四個月超額續作,意味著央行正在向銀行體系補充中長期流動性,避免中期市場利率過度偏離政策利率中樞。
事實上,今年6月監管層要求壓降結構性存款以來,作為替代品種,銀行同業存單發行“量價齊升”,王青認為,中期市場利率持續上行,將不可避免地加大銀行負債成本,不利于年底前銀行繼續下調企業實際貸款利率。
近期,央行副行長劉國強公開表示,下一步的政策,總體上繼續保持松緊適度,政策調整要基于對經濟狀況的準確評估,不能弱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果,另外也不能出現“政策懸崖”,政策突然中斷可能很多方面適應不了。
談到近期資金面情況,明明表示,近期隔夜利率相對較高,資金處在緊平衡,未來央行可能保持中性的政策操作,等待年底前財政凈投放,來緩解流動性的緊平衡格局。
對于后續的政策操作,王青認為,11月MLF超額續作,意味著年底前實施降準的可能性進一步下降,未來一段時間貨幣政策將持續處于“觀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