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投資者網
2020年以來,金價大漲,而在黃金產業鏈中,煙臺園城黃金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園城黃金",600766.SH)是非ST公司中,唯一一家三季報大幅倒退的公司。
三季報顯示,園城黃金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下滑21.71%至0.19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直降450.54%,至-173.44萬元。
除此之外,公司今年年內先后兩次以"環保"和"白酒"熱點為標的跨界重組,但均以失敗告終,園城黃金轉型之路再度陷入困局。
《投資者網》就上述問題聯系園城黃金,但一直未收到回復。
白酒轉型折戟股價大跌
從園城黃金官宣擬收購圣窖酒業,到終止收購的公告發布,涵蓋了十一假期,僅用了44天。
9月22日,園城黃金公告稱,擬以發行A股普通股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購買圣窖酒業100%股權,同時向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徐誠東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
公告中稱,"交易完成后,公司業務將拓展至白酒釀造及銷售板塊,憑借圣窖酒業的產品及資源優勢,上市公司資產規模、盈利能力等方面有望顯著增長。"
不難看出園城黃金對收購圣窖酒業的期望,事實上,近年來白酒股因穩定的盈利能力,在A股市場內頗受追捧。據Wind數據,國慶節后,白酒板塊連續反彈,自園城黃金發布資產重組方案以來,其股價曾兩次漲停,11月3日收盤漲幅9.96%(見圖1)。
然而,情況在11月4日晚間發生"反轉",園城黃金發布公告稱,終止收購圣窖酒業100%股權。對于收購計劃終止的原因,園城黃金解釋稱,交易因雙方無法就標的資產的估值達成一致。
受上述消息影響,11月5日,園城黃金開盤跌停,報7.29元/股,之后在三大股指接連上漲的帶動下,股價小幅反彈,但隨后,園城黃金股價仍逐步走低,截至11月13日收盤,園城黃金股價收于7.22元/股。
從園城黃金近幾年的資本運作來看,收購圣窖酒業,只是其失敗案例之一。"買買買"轉型屢戰屢敗
作為山東煙臺首家上市公司,園城黃金其前身為煙臺華聯。自1996年登陸上交所近24年間,從最初的煙臺華聯到煙臺發展到園城股份再到現在的園城黃金,其主業從百貨商業、地產、煤炭,到今天以托管乳山市金海礦業、本溪小套峪礦業等相關礦山管理為主。
據公開信息,園城黃金2012年起主業向黃金采選行業轉型。2015年以來,園城黃金著手推進黃金礦山資產收購,但收購失敗。
今年3月,園城黃金擬購買環保公司津彤源100%股權,"通過外延式并購開拓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危廢處置及利用等環保業務,有利于業務轉型和升級。"據官方公告,受疫情影響,津彤源業績未達標,并存在項目工程質量問題,該并購于7月23日宣告終止。
投資分析師鄭龍認為,"估值難+整合難,使得資本市場對跨界整合一直都很審慎。跨界并購因不熟悉該領域資產,估值將是很大的難題;另外如若一味追求熱點,無法做好與原有企業業務整合,很難實現1+1>2,協同效應將無從談起。"
而園城黃金今年籌劃的兩起并購均屬于跨界,有投資者提到"公司主業蹭熱點",津彤源是環保題材,圣窖酒業是白酒題材,在收購期間,園城黃金確實靠搭載白酒股,短暫收獲兩個漲停。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今年以來,園城黃金不停的"追熱點"、"買買買"呢?
主營業務"薄弱"頹勢難改
這恐怕與其"薄弱"的主營業務不無關系。
據同花順軟件,園城黃金在投資者互動時提到,"公司目前主營業務比較薄弱"。
2016年園城黃金的營收、歸屬凈利潤雙降。2017年,園城黃金的歸母凈利潤由2016年的314.59萬元降至263.77萬元。2018年,園城黃金再度出現增收不增利,當期實現的營業收入約1207.9萬元,同比增長8.78%;對應的歸屬凈利潤則虧損約234.94萬元,同比由盈轉虧(見圖2)。
2019年527%的歸母凈利潤增幅和扭虧為盈,源于報告期內資產處置收益1626.28萬元,當期的扣非后凈利潤虧損216.22萬元。
另外,2018年、2019年、2020年前三季度,園城黃金的扣非后凈利潤均為負值(見圖3)。
公司連續三年扣非凈利潤為負,更加折射了其主營業務的"薄弱"和"頹勢"。這些經營情況,也反映在公司股價上。園城黃金的股價年內漲幅僅0.13%,大幅跑輸主要股指,
投資分析師鄭龍認為,"就目前情況來看,園城黃金想要依靠當下業務,扭轉業績頹勢難度不小,不排除后續有繼續并購的可能。"然而,在 "追熱點"跨界重組兩次失敗后,園城黃金如何尋找新的增長點,或者下一個并購標的? 《投資者網》就諸多疑問向園城黃金致函詢問,但未收到任何解釋。(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