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一個家庭一個地區脫貧,求“一時”易,求“一世”難。中科院科技扶貧,顯然是志在長遠,要讓扶貧方式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根本轉變。
中科院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開始科技扶貧工作,是我國科技扶貧的先行者和主力軍。扶貧與扶智相結合,增產增收與生態建設相結合,科技發展與生產需要相結合……中科院在貧困地區進行了大量的大膽探索和實踐。隨著扶貧工作的不斷深入,科技的作用已經全面深入到農業生產和農村發展的各個環節,并深刻改變著貧困地區的經濟社會面貌。
如今,中科院定點幫扶的4個貧困縣雖然已經宣布脫貧摘帽,但這只是一個新的開始。培育致富的土壤、拔掉貧窮的根子,需要科技;鞏固脫貧的成效、推動鄉村的振興,同樣也需要科技。
脫貧將成為中國人民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點。在新的奮斗征程中,人民對科技的需求將更加迫切、更加廣泛、更加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