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曉迪 北京報道
由于第一創業證券(002797.SZ)旗下創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創金合信”)管理的一資管產品在與申萬宏源證券旗下一資管計劃開展的一筆債券質押式協議回購業務中出現違約,日前,申萬宏源證券已向深圳國際仲裁院就此事提起了仲裁。
《中國經營報》記者就該仲裁進展分別采訪申萬宏源證券與創金合信方面,對方均表示不便接受采訪。
未履行回購義務
據了解,這筆交易始于2018年。彼時,申萬宏源證券管理的申銀萬國天天增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作為資金融出方,與作為資金融入方的創金合信鄰水融富2號資產管理計劃(以下簡稱“鄰水融富2號”)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開展了一筆債券質押式協議回購業務。
申萬宏源證券方面稱,該筆交易的成交金額為 7000萬元,質押債券為“17國購01”10萬手,回購期限為92天,回購利率為年化6.2%。2019年,創金合信及鄰水融富2號在約定的到期日,并未履行合同約定的回購義務,構成實質性違約。
申萬宏源證券方面還稱,經多次催討,創金合信及鄰水融富2號仍未履行回購義務。
踩雷國購投資
據了解,鄰水融富2號不能按時履行回購義務,與踩雷安徽省曾經的百強地產企業國購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購投資”)有關。
公開資料顯示,“17國購01”系國購投資于2017年7月發行的一只私募債券,發行規模8億元,2020年8月31日到期。目前,這只債券已構成實質性違約,當前余額仍為8億元。
工商資料顯示,國購投資成立于2010年,為安徽省較大的房地產開發企業之一,2016年起,國購投資共發行11只債券,累計規模52.9億元,目前仍存續的有9只。而Wind數據顯示,2019年起,國購投資陷入資金危機,多只債券出現違約,截至目前,這9只中已有8只債券出現了違約。
2019年11月5日,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國購集團下屬國購投資有限公司等10家公司的重整案件。11月6日,國購投資發布了《關于法院裁定受理國購投資有限公司及下屬公司重整申請及指定管理人的公告》。
這并非創金合信第一次踩雷。早在2018年,創金合信旗下公募基金就曾因重倉萬達電影(002739.SZ)而受挫。2018年11月,停牌一年多的萬達電影復牌后慘遭跌停。而2018年三季度末,創金合信鑫收益A持有的萬達電影占凈值比超限,高達56.33%,且萬達電影屬于其報告期末基金前10名的股票。對此,該基金在三季報中給出的說明是由于“重大事項停牌”導致的流通受限。
無獨有偶。記者注意到,2020年4月方正集團重整確認1127億元債權,多家金融機構踩雷,而根據公開信息,創金合信基金也不幸“中招”。
官網介紹,創金合信成立于2014年7月,注冊資本2.33億元,其控股股東系A股上市公司第一創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占股51.0729%;其他股東為蘇彥祝等23名自然人組成的7家合伙企業。這23名自然人,均系創金合信經營管理層及核心員工,這7家合伙企業也僅用于持有創金合信股權。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2日,創金合信旗下共56只公募基金,管理規模407.42億元。
申萬宏源證券與創金合信后續仲裁進展如何,本報記者將持續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