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鐵軌在綠水青山間延伸開來,一列火車慢慢駛過,游客如游畫中。
這里是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定點幫扶河南省欒川縣的重點旅游景觀項目——新南村鐵路小鎮。河岸邊,游客三兩成群,或垂釣,或在列車餐吧里喝咖啡。小孩子車上車下嬉戲玩耍,嬉笑聲與鳥鳴聲、流水聲交織在一起。
看著熱鬧的景象,49歲的村民喬玲笑著說:“當時,駐村干部讓我們建設農家賓館,我還挺擔心的,現在看來這條路子走對了。”2019年11月,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在這里鋪上了鋼軌,拉來了報廢的火車。鐵路小鎮建起來了,沉寂的大山也熱鬧了起來。如今,喬玲經營著4間客房,家門口的涼皮攤生意也不錯。
欒川縣地處豫西伏牛山區。全縣農業基礎薄弱,群眾居住分散,人均耕地不足0.6畝,是典型的深山區縣,2010年被列入秦巴山區扶貧開發重點縣。2012年11月,按照國務院扶貧辦等8部委的統一部署,明確原鐵道部定點扶貧欒川縣。自此,原本不通鐵路的欒川縣與鐵路結了緣。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與欒川縣結對幫扶以來,累計投入幫扶資金7353萬元,利用鐵路行業優勢,推行“高鐵+扶貧”的精準幫扶模式,實施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產業發展、教育、醫療、黨建等97個扶貧項目,受益群眾達10萬余人。
通過高鐵無軌站的延伸,大山深處的欒川融入了河南“米”字形高鐵網絡,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這里既有回歸田園的農家賓館,又有幽靜深邃的民宿酒店;既有鐵路元素的文化景觀,又有竹海動物園。9個國家級景區,50余處鄉村精品旅游點,共同構成了欒川的生態旅游路線。曾經“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深度貧困地區,依靠綠水青山,依靠鐵路交通,成為有名的全域旅游縣。
2019年5月,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欒川縣退出貧困縣序列。為了防止返貧,鐵路部門派駐欒川縣的10多名掛職干部和駐村干部仍一刻不停歇。他們主動探索帶貧減貧長效機制,實施“公司+村集體+農戶”模式,把貧困戶嵌入集體產業鏈條,推行返利、利潤二次分紅、保護價收購等利益分配方式,讓貧困戶擁有長期穩定收益。
火車進來了,致富經也取來了。“我家辦農家旅館有些晚,去年也掙了1萬多元。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還安排我們免費到縣城學廚藝。今年怎么也得掙三四萬元吧!”新南村村民徐愛華對今后的生活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