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1月3日訊(記者里豫 鄧玉蕊)近日,紅日藥業(300026.SZ)發布2020年三季度報告,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7.09億元,同比增長30.7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94億元,同比增長16.05%。
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本次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醫療器械海外銷售增加,以及醫療器械配送業務迅速擴張所致。據川財證券報告數據,2020年上半年上市醫藥企業中,醫藥行業結構分化,醫療器械、原料藥、醫療服務收入增速居前。受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醫療器械公司營業收入提升較大,同比增長39.61%。
盡管紅日藥業三季報告中并未對醫療器械銷售做出具體披露,但從2020年半年報中可以看到,公司醫療器械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9.63億元,同比增加355.69%,由此帶來總營業收入同比增加21.61%,漲幅接近行業水平。
三季報告還顯示,公司全資子超思電子銷售訂單創歷史新高,開發國外新客戶200余家,全球電商平臺收入大幅增加。取得4個國內注冊證共11款產品,海外取得2個CE注冊證共5款產品。
由于三季度報告業績暴漲,帶來應收賬款以及存貨急劇增加。三季度報告顯示,紅日藥業應收賬款期末余額28.78億元,較年初增長41.50%。本期應收帳款雖出現大幅增長,但主要是隨本期銷售增長相應增加所致。從應收賬款周轉率來看,2020年三季度應收賬款周轉率為0.96,與此前2019年應收賬款周轉率0.97無太大差異,公司回款速度并未發生改變。
此外,公司存貨期末余額13.42億元,較年初增長50.47%,同樣是由于本期銷售增長,原材料及庫存商品等存貨儲備相應增加所致。目前來看,海外疫情出現反彈趨勢,公司存貨消化或不成問題。
紅日藥業表示,近年來,醫療器械行業受到國產化替代、中國人均收入提高、老齡化等因素的影響,國內醫療器械行業正迎來黃金發展階段。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醫療器械行業銷量出現高速增長。隨著疫情發展速度逐漸放緩,醫院資源基本開放,市場需求日趨平穩。
另一方面,紅日藥業中藥業務也迎來轉機。
公開資料顯示,紅日藥業主要從事現代中藥、化學合成藥、生物技術藥、藥用輔料和原料藥、醫療器械、醫療健康服務等領域業務。近年來,公司逐漸從中藥產品制造商向大健康產業服務提供商轉型。
過去半年,疫情疊加醫改政策影響下,醫藥企業業績出現負增長,其中中醫藥行業承壓較為明顯,輔助用藥控費以及新藥申報審批等政策均需中藥企業對原有經營策略進行較大調整,業績和凈利潤出現雙下降。
根據川財證券數據,2020年上半年上市醫藥企業中,中藥方面營業收入下滑高達9.94%,凈利潤下滑25.51%。紅日藥業中藥配方顆粒業務亦受到微弱影響,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5億元,同比減少7.17%,毛利率下滑2.07%,低于行業水平。
但下半年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醫藥行業防疫相關需求將保持旺盛。盡管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仍將持續深化,控費降價政策基調不變,但隨著藥品耗材帶量采購工作逐漸常態化,行業虛高價格及落后產能或將被擠出。并且政策影響力度逐漸減緩,在企業嚴格成本管控下,業績有望回升。
中醫藥行業長期向好趨勢不變也將有利于行業估值修復。10月28日,國家衛健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表示,國家衛健委同國家中醫藥局在中醫服務體系建、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等方面都形成了共識,在“十三五”還有下一步“十四五”規劃中,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也將是重要部分和內容。下一步,也把中醫藥納入在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規劃建設中,所以“十四五”期間將是我國中醫藥事業進入快速發展、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除此之外,紅日藥業積極打造的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亦有可能獲得相關政策支持。此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就提出積極發展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大力推進分時段預約診療、互聯網診療、電子處方流轉等服務。在國內疫情好轉以及政策支持下,紅日藥業2020年各項業務或將迎來新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