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2日電 據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消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減少人員流動與聚集的關鍵時期,北京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經過調研論證,適時擬定了《關于推進電子勞動合同相關工作的實施意見》。北京在全國率先發文推進實施電子勞動合同,這也標志著延續30多年的紙質勞動合同將逐步進入電子化新時代。
據悉,電子勞動合同內容與紙質勞動合同相同。但紙質合同簽署時間長,并涉及人員往返、快遞郵寄及存儲等成本。電子勞動合同則便民利企、節省成本、提高效率,有利于優化用工管理。
10月26日,北京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召開局長辦公會,邀請相關公眾代表參與行政決策,圍繞推進電子勞動合同對于企業和勞動者的實際效用、第三方簽署機構的服務內容、政府加強管理與服務等問題展開熱烈討論,共同探討電子勞動合同相關工作的落地實施。各位公眾代表普遍感到電子勞動合同的實施應用對企業和勞動者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也對電子勞動合同下一步推廣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
北京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局長徐熙表示,《實施意見》是適應信息化、數字化、區塊鏈等現代科技發展,立足于打造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拓展服務市場主體的創新應用,體現了對勞動合同法律制度的創新,在國內屬領先政策,應用推廣具有重要意義,為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數字經濟發展建設做出貢獻。
徐熙表示,在接下來的工作中,要切實加強信息安全和內部風險防控,加強與司法領域對接,規避可能出現的法律風險,統籌好與就業創業、社會保險的政策銜接,加強各區工作部署,加快電子勞動合同實施應用,為全行業推廣打下基礎。
京東數科技術產品部區塊鏈應用產品負責人劉文婧表示,從京東目前的經驗來看,電子勞動合同的實行減少了企業招聘工作環節和用工成本,實現了線上數據同步,有效降低了勞資關系隱患。此次《實施意見》對于企業自建電子勞動合同系統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并對第三方簽署服務機構的相關資質、技術條件和網絡安全保護提出了具體要求,對電子勞動合同場景運用提出了建設性思路,從便企惠民的角度推動政務服務提升,為企業和勞動者應用電子勞動合同提供便利,進而推動社會各界認可電子勞動合同效力。
北京外企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程金剛表示,《實施意見》為電子勞動合同推廣應用提供了制度保障,文件依據《電子簽名法》和《網絡安全法》解決企業用工的法律問題,推動“互聯網+人社”場景服務發展,打破傳統服務邊界壁壘,促進人力資源行業發展。同時,電子勞動合同的推廣對人力資源企業服務轉型和多場景應用起到積極作用。作為第三方服務機構,北京外企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下一步將依據《實施意見》完善升級服務產品,推出個性定制化服務方案,及時反饋應用問題。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教授林璟鏘指出,電子勞動合同是電子簽名技術在人力資源領域的具體應用,《實施意見》的出臺不但有利于用人單位降本增效,也有利于拓展場景應用,體現了新技術手段與人力資源管理的深度融合,符合技術推動創新的發展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實施意見》要求對簽署系統實施網絡安全等級保護,這一措施能夠最大限度確保系統用戶的信息安全,保障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