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牛羊身體好,優質飼料不可少。2017年以來,河南省“四優四化”草畜專項青貯玉米專題成圍繞其選育的青貯玉米新品種鄭單901,依托“科研+種植+加工+養殖”的模式,加快青貯玉米產業鏈條的可持續良性循環發展。
2017年10月,河南省啟動實施了“四優四化”科技支撐行動計劃,旨在推動河南省優質小麥、優質花生、優質草畜、優質林果等“四優”產業實現布局區域化、經營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發展產業化發展。同年,該計劃的優質草畜專項也式啟動,青貯玉米成為優質草畜專項中一個專題,旨在通過種養結合,提升糞污治理循環利用,推進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
鄭單901是河南省首個糧飼通用青貯玉米新品種,由河南省農科院糧作所周波博士選育,具有生物產量高,籽粒產量高,品質優良,耐密植,抗倒伏,保綠性好等特點。在優質草畜專項青貯玉米專題的支持下,為更好地推動河南青貯玉米產業的發展,周波帶領團隊采用了“科研+種植+加工+養殖”分工協作的發展模式。
據悉,“科研”由省市縣(區)三級農業科研部門的育種、栽培、植保、土肥、畜牧等多學科專家組成項目團隊,共同形成青貯玉米全程機械化、標準化種植和收獲技術規程等科研成果。“種植”由青貯玉米專業種植合作社、種植大戶、養殖企業或農戶應用“科研”的新產品、新技術等成果,種植青貯玉米。“加工”由青貯玉米專業收貯加工的草業公司訂單收購“種植”的青貯玉米,并進行青貯發酵或裹包青貯,根據養殖企業的不同需求向養殖企業定向出售青貯飼料。“養殖”由養殖企業購買“加工”的青貯飼料進行牛羊等草食家畜飼養,或者由養殖企業訂單收購“種植”的青貯玉米,自行青貯發酵或裹包青貯,然后飼養,“養殖”的糞污處理后形成有機肥有償反哺“種植”,形成“科研+種植+加工+養殖”的可持續良性循環產業鏈條。
“這種模式使得產業鏈條上的每個環節充分發揮其專業優勢,做到最好,最終形成草畜一體化協同發展,且產業鏈上的每個環節都能利益最大化,達到多方互惠共贏。”周波說,首先“科研”的成果得到快速轉化應用,獲取社會經濟效益;其次,“種植”青貯玉米效益要比種籽粒玉米每畝節本增效350元以上;第三,“加工”窖貯或裹包青貯向養殖企業出售配方青貯飼料獲取收效;第四,“養殖”購買“加工”配方青貯飼料,比養殖企業自種自貯青貯玉米飼料每噸節本30-50元,另外,“養殖”形成的有機肥向“種植”出售也獲取一定收益。
河南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所長、草畜專項負責人徐照學介紹說,青貯玉米專題實施以來,在河南省大型養殖企業、草業公司周邊,建立標準化示范基地24個,累計示范全株青貯玉米6萬余畝,輻射帶動30余萬畝,每畝節本增效350元以上,創社會經濟效益1000多萬元,為河南省優質草畜一體化協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