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0月26日訊(見習記者 王金瑞)“我叫小e,來自中國光大銀行。”2020年10月19日上午,在福建省福州市海峽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第三屆中國糧食交易大會現場,這位來自中國光大銀行的“小可愛”——小e向中國網財經記者介紹到,“我們光大銀行有很多產品,像陽光e糧貸、陽光金倉貸等。”
據中國網財經記者了解到,國家糧食交易中心負責搭建國家糧食交易平臺,目前與30個省級交易中心聯網交易,共同組成國家糧食交易平臺體系,平臺交易會員超過3.5萬戶。小e口中的“陽光e糧貸”、“陽光金倉貸”是光大銀行與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合作推出融資產品,以滿足三農小微企業在國家糧食交易中心進行糧食交易過程中產生的融資需求。
糧食是農民的飯碗,也是國家的命脈。對于不少從事糧食生產、加工、貿易等行業的小微企業而言,融資難是制約其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們從事糧食行業必要的資金流、資金量是很大的,隨著多年的糧食經營,越來越感覺到資金方面的需求滿足不了。”安徽巢湖市豐樂糧油貿易有限公司(下稱:豐樂公司)負責人王玉道向記者坦陳。據記者了解,豐樂公司主要從事糧食儲備、糧食收購、糧食烘干、糧食貿易等幾大業務,是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的會員企業。
為解決國家糧食交易中心涉農會員企業在國家糧食電子交易平臺進行糧食競價交易合同履約過程中存在的“時間短、額度小、頻率高”的短期融資需求,2017年光大銀行為國家糧食電子交易平臺會員企業量身打造了小微企業政策糧交易合同履約在線融資產品——“陽光e糧貸”。該產品自2017年5月上線以來,獲得會員企業熱烈響應,同時根據市場需求,光大銀行對產品進行多輪更新迭代,該產品成為該行首個全流程在線化的對公授信產品。
光大銀行普惠金融部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國家糧食電子交易平臺作為國家政策糧線上拍賣交易的平臺,上面都是買賣糧食的商戶。就陽光e糧貸的模式來看,賣方是中儲糧,買方是一些用糧小微企業,比如面粉廠、小麥加工廠等,這些小微企業參與競拍,但是資金不一定充足,他們就可以在光大銀行申請陽光e糧貸,拿到貸款再去購買糧食。”關于申請陽光e糧貸的流程,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申請貸款的流程都是線上完成,只需要去當地的光大銀行開個戶,然后把資料交給當地的光大銀行網點就可以了,審批的速度也很快。
上述提到的豐樂公司便在今年6月份在光大銀行北京分行西直門支行開了戶。“光大銀行的陽光e糧貸這個產品,從申請、審批等一系列流程,一周之內就辦好了,及時解決了我們購糧資金短缺問題。”王玉道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表示,“光大銀行陽光e糧貸的特點在于,一是貸款不需要企業提供抵質押品,是信用類貸款,二是貸款審批速度快,三是服務好。”
實際上,并不僅僅是王玉道所在的公司面臨過這樣的難題。就在今年,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匯豐糧油購銷有限責任公司的銷售回款遲遲不到位,不僅面臨競拍違約的風險,還會連鎖反應到當地數十萬農民的生活和下一季的生產。光大銀行“陽光e糧貸”幫助匯豐公司絕處逢生,不到兩天,匯豐公司拿到了急需的貸款,貸款成本只有年化4.894%,且無需辦理抵押等繁瑣的手續,一切通過線上就能搞定。
在“陽光e糧貸”的基礎上,為滿足國家糧食交易中心會員企業在貿易糧交易場景下的融資需求,光大銀行還創新推出了“陽光金倉貸”融資產品,為會員企業提供貿易糧倉單質押融資。這是光大銀行與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在小微企業融資領域進一步加深合作的探索實踐產品,將融資場景從政策糧競拍合同履約延伸至貿易糧交易在庫監管,豐富了融資產品糧食適用品類,同時將融資期限從最長75天延伸至6個月,為小微企業提供更加充裕的還款周期,有效緩解小微企業資金壓力。
除了為國家糧食交易中心會員企業定制的兩項產品以外,光大銀行還有其他“陽光普惠”平臺和產品,例如“陽光普惠云”、“陽光e微貸”、“陽光e抵貸”、“陽光政采貸”等。在鄭州,光大銀行運用區塊鏈及互聯網技術打造“優糧優信”供應鏈項目,實現線上融資、賣糧即時到賬等金融支持。有信息顯示,該項目預計四季度將收儲玉米3萬噸,惠及農戶3000余戶。此外,光大銀行還圍繞生豬養殖、農耕生產等方面,推出生豬貸款等涉農產品,目前也有一定規模,據悉后續還將在線上化審批、智能風控等領域加快推進。
“2020年是脫貧攻堅年,光大銀行通過幫扶、帶動一批扶貧產業、農資企業走出經營困境,在深耕細作和耕耘收獲中,有力落實了央企責任和金融擔當。”光大銀行副行長曲亮介紹,“今年光大銀行以助農惠農興農為主題,以‘陽光e糧貸’為拳頭產品,致力為三農經濟發展提供全面、高效、優質的金融服務。”
據了解,截至9月末,光大銀行涉農貸款余額3814.26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98.22億元;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153.32億元,增速為39.55%,較上年末增加43.45億元。
光大銀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總經理陳紹寧表示,未來還將通過創新金融服務產品,加大對涉農貸款的信貸投入,加強農業大數據運用,加深農業擔保公司合作,優先滿足涉農企業、農民合作社、種養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金融服務需求,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實的金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