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10月29日電 據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報道,渣打集團有限公司第三季度稅前基本利潤大幅下降40%,原因是疫情導致信貸減值繼續大幅上升,不過上升速度較前幾個季度放緩。
該報道稱,這家專注于亞洲的銀行周四(10月29日)表示,當季的基本稅前利潤從上年同期的12.4億美元降至7.45億美元。基本稅前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當季信貸減值從上年同期的2.79億美元激增至3.53億美元。不過這一增幅已較今年上半年的增幅放緩。
該報道還提到,渣打集團當季營業利潤下降12%,至35.2億美元。
此前,據華爾街日報中文網9月10日報道,渣打集團表示,其組織架構將從2021年1月1日起發生變化,該公司將整合亞洲地區的業務,并成立一個名為“消費者、私人和企業銀行 ”的新部門,旨在發展面向高凈值和零售客戶的業務。該行稱,其大中華、北亞地區和東盟及南亞地區的業務將合并,并表示零售銀行、私人銀行以及財富管理業務部門將裁撤。
然而,之后不久,英國當地時間9月21日,有國際組織和媒體爆料稱,在1999年—2017年間,多家跨國銀行涉嫌轉移非法資金,向世界各地的高風險客戶提供金融服務,規模高達2萬億美金。涉及的金融機構包括: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德意志銀行、摩根大通銀行、紐約梅隆銀行等。(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