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一大早,山東省廣饒縣李鵲鎮(zhèn)黃東村村民李會蘭收拾好家里后,就來到村里的“一元餐廳”開始忙碌。先切好肉,然后洗菜、切菜、泡粉皮、餾饅頭,一樣接著一樣,差不多忙了一個多小時,她才有時間停下來交談一下。“從幼兒園退休后,選擇回村居住,正巧村里開辦‘一元餐廳’,缺少廚師,我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接下來,沒想到一干上就離不開了。”李會蘭說。
黃東村的“一元餐廳”,是2018年老年節(jié)那天開業(yè)的。當時,廣饒縣創(chuàng)新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針對農(nóng)村留守老人普遍做飯困難、吃飯經(jīng)常湊合的現(xiàn)狀,倡導有條件的村莊利用社會捐贈和志愿服務等手段,開辦“一元餐廳”,讓農(nóng)村老人在村里就能吃上熱乎飯。
李會蘭帶頭承包餐廳后,黃東村耿春香、王玉霞、李翠蓮、李素蘭等姐妹都加入到志愿者隊伍中來,義務為老人做飯。現(xiàn)在,“一元餐廳”志愿者隊伍已經(jīng)發(fā)展到16人,她們忙完家里家外的活計后,有時間就到“一元餐廳”來,幫著洗菜、切菜、包蒸包和水餃,陪老人聊天,跟他們一起跳舞娛樂,做點滴小事,讓孝德文化在村里落地開花。
為做出適合老人口味的飯菜,志愿者可花費了不少心思。一周吃5頓飯,李會蘭精心安排食譜,周一燉排骨,周二炒素菜,周三包蒸包,周四吃丸子,周五燉雞肉,遇到節(jié)日包水餃,每天不重樣,葷素搭配,營養(yǎng)全面。考慮到老人上了歲數(shù),牙口不好,她就把菜做得熟爛一些。如今,每天在這里吃飯的有50多名老人。
今年,為迎接老年節(jié),村里舉辦長壽宴,每家出兩個菜,讓村里老人聚到一起,歡慶節(jié)日。這一天,村委大院里來了120多位老人,不大的院子頓時擁擠起來。桌上擺滿村民做的拿手好菜,村里訂了兩個福壽大蛋糕,還給老人買來香蕉、蘋果等水果,好不熱鬧。
“這一天,我們志愿者隊伍齊上陣,專門做了鹽水蝦、辣子雞等14個菜,還做了豬肉燉丸子粉皮大鍋菜。”李會蘭說,“以前在幼兒園的時候,看著孩子開心地笑,我也跟著開心。現(xiàn)在,每天看著老人吃著自己做的飯,安度晚年,舒舒服服過好每一天,覺得更開心了,有再多的付出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