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9月18日訊 (記者 楊暢)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昨日發布消息稱,在監管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協會協調產學研各方搭建了基于區塊鏈的第三方數字函證平臺,該項目業已列入人民銀行組織開展的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項目。
據協會,財政部、人民銀行等七部委近期聯合發布《關于推進會計師事務所函證數字化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財會〔2020〕13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要求推進函證數字化,扎實提高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防范控制銀行風險。
協會遵循《指導意見》關于“循序漸進、有序推動”“堅持準則,優化手段”“確保安全,試點先行”“標準統一,技術多元”的原則要求,不斷完善并已做好數字函證平臺試點的技術及業務準備工作。
銀行函證是注冊會計師依法實施財務審計的核心程序之一,也是當前金融市場投融資活動中實施風險控制的關鍵環節,近年來我國金融市場出現的多次風險事件都與不實銀行函證密切相關。目前,我國函證主要以線下手工模式為主,函證風險高、效率低、成本大、差錯多、可靠性差等痛點較為突出。
對此,協會銀行類會員和會計師事務所等會員機構強烈呼吁運用現代金融科技手段改善原有函證模式。針對廣大會員機構的期盼,協會以解決函證痛點問題為出發點,以區塊鏈技術在函證領域應用為落腳點,在相關監管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規劃建設了基于區塊鏈的數字函證基礎設施——數字函證平臺。
數字函證平臺可實現會計師事務所發函、銀行收函、被審計企業確認、銀行回函、會計師事務所接收回函全流程線上處理,進而有效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據了解,協會已完成數字函證平臺主體功能建設。由于銀行函證業務涉及銀行存貸匯管等多個業務條線賬戶數據以及眾多會計審計工作信息,因此,作為一項跨越財會和金融領域的重要基礎設施,平臺的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系統運行保密至關重要。為穩妥推進數字函證平臺上線運行,按照監管部門“確保安全,試點先行”等原則要求,協會對平臺安全性進行了周密論證和測評,并為試點工作做好了充分準備。
此外,協會同步推進銀行函證數據規范行業標準建設,前期,該行業標準已獲全國金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立項批準,由各方專家組成的標準工作組正抓緊推進該項行業標準的研制,以為平臺的試點運行提供規范的標準遵循。
下一步,協會將繼續穩妥開展數字函證平臺建設運營工作,在試點過程中嚴格接受監管部門監督、指導和檢驗,力爭盡快向銀行、會計師事務所以及有關監管部門提供優質高效、安全可靠的數字函證服務,助力《指導意見》等監管政策有效落地,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有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