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先聲藥業歷時12年研發的國家1類新藥先必新上市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作為全球腦卒中治療領域近5年來唯一獲批上市銷售的創新藥,先必新(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可顯著降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引發的腦神經損傷,并將現有治療時間窗從24小時延長至48小時,這對于我國疾病致死率排名第一的腦卒中治療來說意義十分重大。
近年來,卒中已成為導致我國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18年發布的第4版《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中指出,我國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于卒中。我國卒中死亡人數約占全球卒中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而帶病生存的卒中患者在我國已高達1300萬。據“全球疾病負擔研究”估計,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加劇,中國已成為卒中終生風險最高和疾病負擔最重的國家,比例高達39.3%。
眾所周知,腦卒中的救治具有高度的時間依賴性,每延遲1min救治,將丟失190萬神經元及140億神經突觸丟失或功能損壞。基于此,開展及時、有效的早期救治策略,不僅可降低死亡率,還可以挽救神經功能,降低致殘風險,改善卒中患者的總體預后。
先聲藥業最新發布的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是一種創新的神經保護劑,以4:1的配比組合科學配伍了兩種活性成分依達拉奉和右旋莰醇,應用兩種成分清除自由基、抗炎以及改善血腦屏障等多重作用機制,可顯著降低和改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引起的腦神經損害。
更值得關注的是,一項涉及1194例患者的隨機、雙盲、陽性對照、頭對頭比較的III期研究表明,對比單方依達拉奉注射液,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顯示出明確的療效優勢,臨床安全性相似,并大幅度將現有治療窗從24小時延長到48小時,稱得上是一項重大突破。
資料顯示,依達拉奉是一種高效的自由基清除劑和抗氧化劑(清除羥自由基、一氧化氮自由基和ONOO-離子),于2001年6月在日本正式獲批作為腦卒中的治療藥物上市,可有效改善卒中患者預后。2004年,先聲藥業于全球第二家、國內第一家上市必存®(依達拉奉注射液),成為國內最暢銷的依達拉奉藥物品牌。目前,依達拉奉已納入國內外多部權威指南、臨床路徑。基于其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應激損傷的確切機制,依達拉奉在罕見病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LS)中的應用也不斷獲得快速發展,并在日前獲批國內ALS的適應癥。
右莰醇是新型的炎癥抑制藥物,可抑制腦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炎性細胞因子TNF-α、 IL-1β的表達和致炎蛋白COX-2、iNOS的表達。炎癥是缺血性卒中的潛在治療靶點,其與興奮性毒性、氧化應激等各個因素之間相互促進形成惡性循環通路,致使損傷加重,進而導致梗塞灶擴大、神經細胞受損、腦水腫等。右莰醇能有效抑制炎癥反應導致的細胞因子和炎癥蛋白表達,并能激活GABAa受體,阻斷以上惡性循環通路,進而減少細胞凋亡和細胞壞死,保護血腦屏障,減輕腦水腫,從而減輕缺血再灌注損傷。
據了解,先必新®立項至今歷經十二年,榮獲8項發明專利,核心專利在多個國家及地區(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歐洲、香港等)獲得授權;并獲得2次國家科技部“重大新藥創制”專項支持。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科主任、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曾進勝在先聲藥業先必新發布會上表示:神經系統疾病種類繁多,病因和發病機制相當復雜,自由基損傷和炎癥反應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先必新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炎癥反應雙重機制,期待在更多領域能深入探索,惠及更多患者。
此外,先必新上市儀式環節后,為進一步加強腦血管病全程管理領域的學術研究、交流與合作,推動中國腦血管病全程管理領域的科研事業發展以及診療水平的提高,先聲藥業宣布與中國卒中學會合作支持的“中國卒中學會腦血管病全程管理項目啟航基金”項目正式發布。
該基金項目在9月18日正式發布,支持約70%的臨床研究和30%的基礎研究,計劃覆蓋近2000名專家及臨床醫生。
先聲藥業期望以此為契機,不斷提升腦血管病領域科研水平,與更多的臨床醫生共同推動中國腦血管病領域的科研發展,為更多腦血管病患者得到更有效治療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