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今年5月,國家醫療保障局就《關于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如今,長護險擴大試點終于來了!
9月16日,國家醫保局、財政部發布《關于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試點階段從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群起步,重點解決重度失能人員基本護理保障需求,優先保障符合條件的失能老年人、重度殘疾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擴大試點的城市一共有14個,包括天津、福州、南寧、昆明等地。而此前的試點城市則包括上海、成都、廣州、濟南等35地。
著眼于建立“獨立險種”
泰康養老照護保險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長期護理保險是一種為長期失能人員的基本生活照料和與之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提供服務或資金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要堅持獨立運行,著眼于建立獨立險種,獨立設計、獨立推進。這無疑是從制度定位上明確了長護社保‘第六險’的定位,即獨立于醫療保險的新的社會保障制度。這是頂層設計的變化,非常值得關注。”
該人士還指出,文件也要求未來長期護理保險的運行要“低水平起步”,“從職工起步逐步擴展到全民”,這也說明,國家還是希望長期護理保險的發展要小步慢走,逐步摸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實際情況的制度。
當前,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截至2019年底60歲及以上人口達2.54億,失能人員超4000萬,失能人員長期護理保障不足成為亟待解決的社會性問題。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2016年起國家組織部分地方積極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試點整體進展順利。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原明確的試點城市和吉林、山東2個重點聯系省份按本意見要求繼續開展試點,其他未開展試點的省份可新增1個城市開展試點,于今年內啟動實施,試點期限2年。未經國家醫保局和財政部同意,各地不得自行擴大試點范圍。
《意見》著眼于建立獨立險種,明確制度試點目標,提出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基本形成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和老齡化發展趨勢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政策框架,推動建立健全滿足群眾多元需求的多層次長期護理保障制度。
結合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群眾基本保障需求,從促進制度長遠可持續考慮,明確了擴大試點的6項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以人為本,聚焦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度失能人員長期護理保障問題。二是堅持獨立運行,推進制度獨立設計、獨立推進。三是堅持保障基本,著力滿足群眾基本的長期護理保障需求。四是堅持責任共擔,合理劃分籌資責任和保障責任。五是堅持機制創新,探索可持續發展的運行機制,提升保障效能和管理水平。六是堅持統籌協調,做好與相關社會保障制度及商業保險的功能銜接,形成保障合力。
上述泰康養老人士指出,長護險作為獨立險種運行,在籌資方面就勢必逐漸脫離財政的撥款支持和醫保基金的劃轉支持,而以企業和個人作為籌資主體。此次文件,也在基金管理上也提出了要單獨建賬單獨核算。
《通知》明確職工參保人群籌資以單位和個人繳費為主,繳費責任原則上按1:1比例分擔。優化籌資結構,采取費率平移的辦法,提出從單位繳納的職工醫保費中劃出一部分作為長期護理保險的單位繳費,建立長期護理保險獨立籌資渠道,不新增單位負擔。個人繳費部分可從其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中扣繳。
明確“引入”社會力量參與
業內人士指出,與2016年出臺的80號文相比,擴大試點文件強調構建多層次的護理保障體系,從“探索”到明確“引入”社會力量參與經辦,同時建立機制刺激參與積極性,為服務質量、效能買單等。有效解決了在前期試點過程中出現的缺乏清晰的社保和商保責任邊界、商保競爭機制如何發揮的問題。強調了與商業保險的功能銜接,將商業保險的作用提升到新的高度。
《通知》稱,支持引入社會力量參與經辦服務,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建立健全相應的績效評價、考核激勵、風險防范機制。加快系統平臺建設,實現信息共享和互聯互通,打破信息孤島。
目前,在長期護理保險的經辦過程中,政府主導政策方向,承保式委托商保經辦和政府購買服務式委托商保經辦是主要形式。
有商保公司對此表示,長期護理保險經辦機構積極探索建立定點服務機構動態管理、退出管理兩項機制,認真把好協議管理入口、履約、出口三道關口,確保護理服務質量,有效提升護理服務水平。
《通知》明確健全協議管理和監督稽核制度,加強和規范服務監管,發揮對服務供給側改革的促進作用。推進健全統一規范的長期護理保險保障范圍、相關標準及管理辦法。
據了解,全國目前各試點城市基礎不同,評估標準、評估內容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異。部分有條件的地市依托高校、科研機構,開展專題研究,創新評估標準體系,建立本地化的失能評估及等級評定標準和技術規范。也有地區直接參照巴氏量表開展護理需求認定和等級評定評估。
“失能評估、服務標準等是長期護理保險基金待遇支付的依據,各地評估標準、評估內容不統一,很容易造成百姓的不理解,比如說異地人員參與評估的問題。希望國家在下一步工作中能從制度建設統一性、待遇均衡性等方面看,加大相關標準體系研究完善力度。”上述泰康養老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