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經歷債務違約、訴訟纏身、合規不佳以及原董事長被公安機關帶走調查之后,東海證券又因股權被興業信托公開拍賣受到市場關注。
興業信托欲脫手
阿里拍賣平臺顯示,興業信托近日發布一則招商公告。公告顯示,興業信托擬通過淘寶網司法拍賣所持2000萬股東海證券股票,評估價格為1.482億元人民幣,單價7.41元/股。該筆標的產權清晰無糾紛,已完成司法評估。
興業信托表示,此次標的拍賣物為新三板上市股票,存在轉主板上市預期,且券商牌照較為稀缺,東海證券2019年分類結果為BB級,由常州市政府100%持股,有一定的投資潛力。不過,中新經緯記者注意到,在最新的2020年券商分類結果中,東海證券評級已連降3級至CC級。
至于此次拍賣原因,興業信托并未言明。不過,有消息稱或事關東海證券前股東昊融集團。
據悉,2014年4月,興業信托成立了一只“興業信托 ·寶利豐123號(東海證券股權收益權投資)集合資金”的信托計劃。興業銀行旗下理財平臺錢大掌柜顯示,該只信托計劃的資金用于受讓昊融集團所持東海證券2000萬股股權收益權,昊融集團則以此2000萬股股票質押給興業信托,為回購義務提供擔保。
不過,自2014年起,昊融集團陷入業績虧損、債務激增的局面。東海證券2015年年報顯示,昊融集團所持公司1億股股票全部被質押,質押方即興業信托。目前,東海證券股東中已沒有昊融集團的身影。
中新經緯記者就此致電興業信托,對方對該次拍賣是否涉及昊融集團不置可否,只表示當前公司所持東海證券2000萬股股份尚未進入拍賣階段,僅是通過詢價測試市場反映。截至發稿,此則招商公告意向人數為8人,圍觀人數為848人。
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何南野向中新經緯記者表示,興業信托此次拍賣,一方面是東海證券經營不善,投資回報較低;另一方面興業信托入股資金也為募集資金,有退出期的要求。而興業信托選擇出讓股權實現投資退出,是更為重要的原因。
至于興業信托為何選擇在拍賣平臺發布招商公告而非直接在二級市場上出售,何南野表示,東海證券雖在新三板上市,但基本上沒有什么交易量,通過二級市場轉讓也比較難出手。光大銀行金融分析師周茂華也表示,一方面新三板市場深度和廣度不及主板市場,市場整體流動性不足,股票定價估值較為困難;另一方面,東海證券股票拍賣此前已有成功的先例。
資料顯示,2016年12月,昊融集團在阿里拍賣分兩次出售所持1億股東海證券股票。兩場拍賣中,昊融集團分別以7.806億和5.204億元出售6000萬和4000萬股東海證券股票,錄得226條競買記錄和逾10萬次圍觀。
東海證券業績、合規表現不佳
得益于上半年市場行情普遍升溫,東海證券業績也顯出回升態勢。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東海證券實現營收9.63億元,同比增長5.84%;凈利潤3.27億元,同比增長38.54%。東海證券在半年報中表示,公司報告期內業績上漲主因證券自營及經紀等業務收入增長,另外公司也取得了較好的投資業績。
雖然半年報業績向好,但東海證券近年來業績下跌劇烈。數據顯示,2015至2019年,東海證券營收從48.41億降至16.42億元,跌幅為66.08%。同期,其凈利潤也從18.27億降至0.49億元,跌幅達到97.32%。
伴隨東海證券一路下行業績的,則是其頻繁被采取監管措施。今年2月,江蘇證監局因東海證券在開展資管業務展業過程中存在個別業務開展過程中未勤勉盡責、信息披露不及時,決定對其時任產品經理彭華和時任分管資管業務的副總裁和資管分公司負責人彭曉星采取監管談話的行政監管措施。同時,東海證券時任負責人趙俊因公司在資管業務展業過程中存在風險控制制度和合規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個別業務開展過程中未勤勉盡責同樣被監管談話。
今年4月,東海證券又因在2014年至2017年資產管理業務展業過程中存在個別業務開展過程中未勤勉盡責、風險控制制度和合規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信息披露不及時等,被江蘇證監局采取暫停新增私募資管產品6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為接續存量產品所投資的未到期資產而新發行的產品除外)。
除頻繁被監管處罰外,東海證券高層亦持續動蕩。今年7月末,江蘇省紀委監委官網發布消息稱,東海證券原董事長朱科敏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自去年以來,東海證券經歷了一輪高層洗牌。半年報顯示,東海證券董、監、高共計23人中,11人為新任。
東海證券半年報還顯示,東海證券多名股東存在持股被質押或凍結的情形。其中,東海證券第二大股東山南華聞被上海市公安局司法凍結1396.25萬股東海證券股權;第五大股東銀川聚信被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司法凍結8300萬股東海證券股權,被上海市公安局輪候凍結8300萬股;并列第五大股東首譽光控資管—浙商銀行—首譽光控東海證券1號新三板專項資產管理計劃被上海市公安局司法凍結8300萬股;而其最大股東常州投資集團也有1.4億股股份被質押或司法凍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