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滬綜指在四個交易日橫盤之后出現一定幅度回調,打破了盤局。上周五,有小部分融資資金似乎嗅到了“久盤必跌”的危險信號,7.25億元資金凈賣出。
“少數派”嗅出危險信號
截至10月14日,滬深兩市融資融券余額報8936.02億元,相比13日的8944.23億元減少8.21億元。其中滬市兩融余額為4993.05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的5003.23億元,減少10.18億元;深市兩融余額為3942.97億元,相比前一交易日的3940.99億元,反而增加1.98億元,表明部分資金看好彈性更大的深市標的。
僅從融資余額看,額度為8896.78億元,相比前一交易日的8904.03億元,凈賣出7.25億元。融資余額占流通市值的2.32%;期間融資買入個股數為849只,占融資標的比為46.93%。
ETF方面,兩融余額前三是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和嘉實滬深300ETF,金額分別是205.82億元、70.79億元和25.23億元。墊底的則是南方開元滬深300ETF、國投瑞銀滬深300金融地產ETF和華夏MSCI中國A股ETF,兩融余額分別為86.51萬元、150.34萬元,242.91萬元。
當日融資凈買入額最多的則是易方達恒生H股ETF、華夏上證50ETF和國泰上證5年期國債ETF,當日凈買入額分別為2978.58萬元、1626.74萬元和13.61萬元。前二者周一跌幅分別為0.58%、0.71%,國債ETF則上漲0.09%。
融資凈賣出最多的則是華安黃金ETF、華安上證180ETF和華泰柏瑞滬深300ETF,金額分別為4299.23萬元、2058.49萬元和515.68萬元。
分析人士指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猶存,股市難有賺錢效應,利率債市場因現券市場配置需求火熱而持續走高,國債ETF短期值得關注。而因12月美聯儲加息概率增加,美元指數預期走強,黃金價格遭遇打壓,黃金ETF暫宜回避。
地產板塊弱市受寵
從行業上看,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非銀金融、醫藥生物、計算機、房地產和電子五個行業的兩融余額位居前列,金額分別為791.3億元、626.06億元、621.2億元、571.77億元和510.88億元。兩融余額位于末位且低于100億元的則有休閑服務、鋼鐵和紡織服裝三行業,金額分別為19.58億元、85.64億元和91.46億元。
從融資凈買入情況看,10月14日共有10個行業獲得融資凈買入,其中房地產行業獲得4.49億元的融資凈買入,通信、機械設備、化工亦收獲億元以上凈買入,金額分別為2.2億元、1.78億元和1.03億元。
另有18個行業呈現融資凈賣出情況,凈賣出額最多的是建筑裝飾、非銀金融、傳媒、有色金屬和交通運輸,金額分別為4.31億元、2.32億元、1.87億元、1.63億元和1.43億元。
個券方面,兩融余額前三是中國平安、中信證券和萬科A,金額為116.29億元、97.61億元和89.55億元。14日融資凈買入額最多的是萬科A、中國一重和國中水務,金額為4.48億元、1.39億元和7731.19萬元。昨日萬科A下跌3.13%,中國一重上漲1.03%,國中水務下跌1.34%。
顯而易見,上述適時出逃的資金規避了本周一的回調。新時代證券研發中心研究總監劉光桓指出,周一A股出現尾市跳水,主要是受B股暴跌的影響,B股暴跌又主要是人民幣匯率再創新低的影響。大盤收出一根陰線,是近期較大的陰線,且成交量放大。上漲無量下跌有量,表明市場信心脆弱,后市大盤有結束反彈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