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國務院公布《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簡稱《意見》)。《意見》要求,各省(區、市)要于2016年6月底前對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工作作出規劃和部署,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各統籌地區于2016年12月底前出臺具體實施方案。此外,《意見》明確提出,將適當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比重。
為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保,《意見》提出“六統一”要求:統一覆蓋范圍、統一籌資政策、統一保障待遇、統一醫保目錄、統一定點管理、統一基金管理。
關于統一籌資政策,《意見》提出堅持多渠道籌資,繼續實行個人繳費與政府補助相結合為主的籌資方式,鼓勵集體、單位或其他社會經濟組織給予扶持或資助。各地要統籌考慮城鄉居民醫保與大病保險保障需求,按照基金收支平衡的原則,合理確定城鄉統一的籌資標準。現有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個人繳費標準差距較大的地區,可采取差別繳費的辦法,利用2至3年時間逐步過渡。整合后的實際人均籌資和個人繳費不得低于現有水平。
此外,《意見》明確,城鄉居民醫保覆蓋除城鎮就業人口以外的其他城鄉居民。允許參加職工醫保有困難的農民工和靈活就業人員選擇參加城鄉居民醫保。逐步統一保障范圍和支付標準。
目前,我國全民醫保體系基本形成,覆蓋人口超過13億,但仍分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農合、醫療救助四項基本醫保制度。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制度城鄉分割的負面作用開始顯現。
國家衛計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醫療保障研究室副主任顧雪非說,醫保制度不統一帶來的問題主要在于“三個重復”:同一區域內,居民重復參保、財政重復補貼、經辦機構和信息系統重復建設。
可以預見的是,改革后,這些問題將陸續得到解決。“這意味著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整合后,城鄉居民不再受城鄉身份的限制,參加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按照統一的政策參保繳費和享受待遇,城鄉居民能夠更加公平地享有基本醫療保障權益。”顧雪非說。
記者了解到,目前,已經有8個省份以及部分其他省份的市、縣建立了城鄉統一的居民醫保制度。總體來看,地方的探索為全國范圍內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提供了有益借鑒。部分地區的整合取得了初步成效,擴大了基金的抗風險能力。
中國醫療保險研究會副會長吳光介紹稱,從目前已經推行“兩保合一”的省份來看,基本推行的是“目錄就寬不就窄、待遇就高不就低”的原則,這意味著整合后,百姓可享受的基本醫療“服務包”可以向較高的標準看齊,其中包括醫保報銷的范圍擴大和醫保用藥范圍的擴大。
由于目前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農合分別由人社部和衛計委經辦,《意見》提出要理順管理體制,實現一體化經辦服務。國家衛計委一位相關負責人表示,
這將有利于解決不同部門管理不協調、難銜接等問題,有利于提高經辦管理服務效率,增強基金的安全性和管理的規范性,避免重復建設、重復補貼,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
對于“并軌”落地的最終時間,《意見》強調,各省(區、市)要于2016年6月底前對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工作做出規劃和部署,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嚴格落實責任制,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各統籌地區于2016年12月底前出臺具體實施方案。綜合醫改試點省要將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制度作為重點改革內容,加強與醫改其他工作的統籌協調,加快推進。
另外,顧雪非認為,實現城鄉居民公平享有基本醫療保險權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只是一方面,還需發揮大病保險、城鄉醫療救助、疾病應急救助等多項制度的合力,切實提高保障水平,進一步降低居民就醫負擔。(經濟參考報)
基本醫保改革拉開帷幕
證券時報記者 曾福斌
自基本養老金改革開始逐步順利推進后,基本醫保改革也拉開帷幕。國務院昨日發布意見稱,整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兩項制度,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適當提高居民繳費比重
對于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并軌,意見指出,要整合基本制度,包括統一覆蓋范圍、統一籌資政策、統一保障待遇、統一醫保目錄、統一定點管理、統一基金管理六大方面內容。
對于籌資政策,意見要求堅持多渠道籌資,繼續實行個人繳費與政府補助相結合為主的籌資方式,鼓勵集體、單位或其他社會經濟組織給予扶持或資助。各地要統籌考慮城鄉居民醫保與大病保險保障需求,按照基金收支平衡的原則,合理確定城鄉統一的籌資標準。
意見指出,完善籌資動態調整機制。在精算平衡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各方承受能力相適應的穩定籌資機制。逐步建立個人繳費標準與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銜接的機制。合理劃分政府與個人的籌資責任,在提高政府補助標準的同時,適當提高個人繳費比重。
中國社科院社保研究中心研究員高慶波稱,醫保支出的特點是老年人支出較大,年輕人較少。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來臨,醫保基金的可持續性也會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基本醫保估計在五六年后也會出現收不抵支,現在跟五六年前養老金的情況很類似。
醫保改革帷幕拉開
隨著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并軌,基本醫保改革及頂層設計的帷幕也拉開了。那么基本醫保改革未來的方向是什么,可選的路徑有哪些呢?
對于改革方向,高慶波表示,基本醫保改革的方向,目前可以確定是制度統一、全國統籌,包括繳費統一、待遇統一、支付統一等。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林雙林教授則表示,針對不同人群,如城鄉居民、企業職工、公務員、事業單位員工可以有不同的醫保制度,但各制度的全國統籌是改革方向。
此前,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撰文稱,正在研究實行職工醫保退休人員繳費政策。
高慶波認為,對于退休職工繳費,首先關系到基本醫保政策定位,是基于勞工政策制定的還是基于保險業精算準則制定的。目前我國的基本醫保是基于勞工政策制定的,所以之前的政策是既然年輕時繳了費,退休時就不需要再繳費。目前,我國的社會保險法也規定,退休后不再繳納社會保險費用。
高慶波稱,如果基于保險的精算準則制定,則需要根據大數法則確定費率,醫保費率可以動態調整,退休繼續繳費,但是醫保基金不應該結余太多,不應該用年輕人的繳費補貼老年人的醫療費用支出,基本實現當期收支平衡就可以。
對于我國目前的醫保體系,高慶波稱,在最底層的醫療救助和上層的自愿性醫保相對較弱,中間層的基本醫保占比較大,未來應該完善兩頭制度,形成多支柱的醫保體系。醫療救助就是在遇到突發事件或者急重病人的時候,真正落實先救人再談錢的醫療服務。
林雙林則表示,醫保改革重點是要體現公平。對于退休繳費,林雙林認為,可以作為我國醫保改革的選擇之一。此外,延長繳費年限也是可能選擇。
目前,人社部正在研究延遲退休方案。延遲退休后,養老金繳費年限相應延長了,如果按照社會保險法目前規定,基本醫保繳費年限其實也相應延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