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
最近,華爾街掀起一場裁員潮。
巴克萊前首席執行官詹金斯曾表示,全球銀行業者未來10年將裁減半數員工和分支機構,以在科技帶來的全面變革中存。裁員50%或許有些夸張,但歐美銀行裁員潮的確沒有停止的信號。
繼猛砍固定收益部門員工25%之后,摩根士丹利本月第二次傳出裁員消息。據海外媒體透露,摩根士丹利計劃在2016年初將股票交易部雇員裁減最多5%。此次裁員將根據員工的業績表現來決定,預計該公司在全球的100名股票交易人員將受到影響。此前,摩根士丹利宣布裁員1200人,其中,涉及固定收益部門裁員人數為470人,這相當于該行全球此類業務總人數的25%。
盈利不佳、裁員不斷,映射的是當前華爾街整體的形勢。裁員的華爾街大銀行不只是摩根士丹利一家。高盛也準備在2016年初裁減5%員工。
就在近日市場又傳出消息,花旗集團計劃明年1月起將裁減至少2000名員工,目前已經與部分員工討論了相關事宜。花旗裁員是首席執行官Michael Corbat實施公司業務重組的一部分。
此外,渣打在11月初曝出第三季度出現意外稅前虧損1.39億美元,計劃在2018年前裁員1.5萬人,并重組超過1000億美元的資產。德意志銀行因第三季度創下60億歐元的史上最高虧損而被迫宣布裁員1.5萬人。
據不完全統計,近段時間以來歐美大型銀行的裁員總數超過3萬人。還有這么一個數據:據數據分析公司Coalition的統計,截至今年三季度華爾街十大銀行前臺部門員工總數為51000人,而2010年三季度這一數字為63900人。
詹金斯還認為,銀行在吸引和留住最優秀的技術人才方面也面臨挑戰。他們更愿意去硅谷工作,除非銀行們變得“有趣”,因為很顯然銀行業的薪酬永遠也回不到2008年前了。